朝阳区双井街区控规出炉,构建高品质社区更新样板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进深 徐迪 4.1w阅读 2025-07-17 08:41

北京进深 徐迪 近日,北京市规自委朝阳分局公示《北京朝阳区双井街道CY00-0402、CY00-0403、CY00-0408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24年—2035年)》。

双井街道地处北京市中心城区东南部,西接首都功能核心区、北邻通惠河及长安街东延长线,是展现首都精神风貌,服务保障北京商务中心区建设的重要区域。

本次规划编制范围为朝阳区双井街道行政辖区中的CY00-0402、CY00-0403和CY00-0408共三个街区,总面积约502.76公顷。

功能定位

承接朝阳分区规划中朝阳区建设成为高水平城市化综合改革先行区的功能定位,双井街道规划构建高品质社区更新样板、数字经济示范街道、原拆原建创新标杆、精细化基层治理典范。

· 聚焦城市更新,构建高品质社区更新样板

· 强化产业提升,建立数字经济示范街道

· 提高生活品质,打造原拆原建创新标杆

· 关注社会治理,营造精细化基层治理典范

发展目标

坚持“规划引领、街区统筹;功能完善、提质增效;民生改善、品质提升;政府引导、多元参与”四大原则,紧扣现代化发展新要求,以塑造“高品质社区更新样板、基层精细治理新典范”为核心目标,实现“住有宜居”“需有所应”“设有适配”“通有良径”“憩有优境”和“治有良方”。

规划主要内容:优化空间结构,落实管控要求

“一核两带、三轴四廊”的空间结构

一核:以双井商圈作为地区发展极核,聚焦商业商务休闲功能升级,打造引领地区发展的活力中心。

两带:以通惠河、护城河生态文化带为蓝绿枢纽,织补双井地区与CBD、核心区的两带空间阻隔,打造水绿交织、文化交融的开敞公共空间。

三轴:以三条轴线构建区域联动的功能骨架:广渠路、东三环城市发展轴线,串联三轴活力核心及重要节点,展现城市现代风貌;东四环交通轴线强化骨架功能。

四廊:打造四条地区生活走廊,以营造宜居宜商的温馨氛围为核心,聚焦生活服务,四廊以商绿、活力、民生、诗意四大特色,编织CBD后花园宜居生活脉络。

立足多元需求,加强民生保障

——公共服务设施

民生导向,均衡覆盖:围绕“七有”“五性”需求,以均衡布局为核心,统筹教育、医疗等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十五分钟社区服务圈,确保居民便捷享受公共服务。

集约利用,复合布局:秉持功能复合、空间集约理念,推动公共服务设施有机融合、共享利用。通过兼容性规划提升集聚效应,倡导相容设施复合设置,提高利用效率。

存量挖潜,补充缺口:针对双井建成区空间约束,坚持存量挖潜与优化配置并重,以共建共享、区域联动盘活既有资源。精准识别短板,灵活调整配置,补充设施缺口。

弹性适配,动态调整:考虑城市功能和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建立弹性规划机制,创新供给模式。增强布局对需求的响应能力,形成与城市发展适配的可持续服务体系。

强化风貌管控,激发城市活力

——特色风貌分区引导

落实上位规划对城市设计重点地区的分级分类管控要求,根据各街区主导功能,划定双井街道四类风貌分区。

——滨水空间活力提升

加强通惠河两岸交通联系、构建多层级慢行交通网络、提升滨水环境品质,打造展现双井活力的魅力水岸。

深化路网结构,提升通行效能

结合双井地区功能定位、现状与规划用地情况、道路与建设用地规划审批情况,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系统与街道空间尺度。

充分考虑街区实际情况,根据现状用地权属及道路功能对街区内城市支路及街坊路进行优化,对现状居住区内部的城市支路及街坊路,以保障连通性和避让现状建筑为原则,适当调整道路红线宽度及线位。

来源:进深

作者:徐迪

相关标签:

进深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