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晚,三雄极光(300625)公告披露第六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总经理和董事会秘书两项任命议案均以7票同意、2票反对的结果通过,反对票再次来自董事张贤庆和陈松辉。
距离上次董事会冲突仅过去17天。这家曾被视为“同学创业典范”的上市公司,治理裂痕正演变为公开对抗。
“二选一”对决,创始人团队公开决裂
时间回到6月27日。三雄极光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上,一场罕见的董事长“二选一”对决正在上演。当提名张宇涛为董事长的议案提交表决时,7票赞成,2票反对——张贤庆和陈松辉投下反对票。
张贤庆的反对理由直指:张宇涛任内公司“管理混乱”,导致营收利润双降,2025年一季度甚至出现亏损,且人效“处于上市同类型公司底部”。陈松辉则主张“轮值更合适”。
当张贤庆被提名时,局面彻底反转:仅获2票支持,4票反对加3票弃权。张宇涛的反对理由仅有三个字:“不合适”,详见《财中社》此前文章:《否决、轮值与亏损:三雄极光董事会里的“同学会”散了?》。
这场对决让曾经被誉为“四驾马车”的创始人团队矛盾彻底公开化。张宇涛、张贤庆、陈松辉与林岩本是大学同学,1991年携手创业,2017年共同将三雄极光推向上市。
但2020年4月,四人解除一致行动协议,公司从此进入无实控人状态。股权结构显示,四人持股比例介于9.34%-18.25%,形成微妙制衡。
再次投下反对票:股东质疑内控及对外投资程序
7月14日的董事会将矛盾推向新高度。张贤庆和陈松辉对林岩担任总经理的反对理由指向一个关键事件:一家子公司的悄然成立。
“在两位董事不知情的情况下,公司投资设立了广州三雄极光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3%),且授权该公司使用‘三雄极光’商标作为企业字号。林岩担任三雄能源的法定代表人,但存在未及时向董事告知的情形。”
两位董事对公司内部控制、对外投资程序及商标使用表达担忧。对于董事会秘书颜新元的任命,他们以“职业能力不足”和“信息披露处理欠妥”为由投下反对票。
这已不仅是战略分歧,更是对公司治理底线的质疑。而回避沟通的指控,直指三雄极光董事会议事规则是否形同虚设。
内讧比业绩滑坡更危险
反对票背后的深层焦虑,源自三雄极光断崖式下滑的业绩。
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8亿元,同比下降11.64%;归母净利润0.48亿元,下滑76.53%;扣非净利润缩水94.85%至864万元。
进入2025年,下滑趋势未止。一季度公司营收再降15.82%至3.34亿元,净利润出现亏损,净亏1531万元,同比下降207.88%。
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坦承困境:房地产低迷重创占营收大头的家居照明业务,行业“内卷”加剧导致产能过剩。尽管公司试图通过715个城市分类覆盖策略和数字化营销止血,2024年家居渠道仅微增1.41%,难挽整体颓势。
二级市场上,公司股价在12元左右徘徊,较2017年巅峰的49.37元跌逾76%。在2024年股东大会上,中小股东以接近全票反对的姿态否决了董事及高管薪酬方案——张宇涛仅获12票中小股东支持,不足有效表决总数的百万分之一。
从一致行动的“四驾马车”到董事会上的针锋相对,三雄极光的治理根基正在动摇。连续两次董事会上的反对票,标志着创始人团队的分歧已从幕后走向台前。
董事会投票台上的裂痕,或许比财报上的亏损更值得警惕。
来源:财中社
来源:财中社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