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立于2004年、2019年成为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的澜起科技(688008.SH),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或将在A股市场之外开启全新资本之旅。
澜起科技自成立之初,就围绕服务器内存模组内存接口芯片克服技术难题和生态难关,推出覆盖DDR2 - DDR5世代的多款市场主流产品。目前基于内存接口技术平台和SerDes技术平台扩展产品矩阵,其核心产品内存接口芯片广泛应用于各类服务器,终端客户涵盖众多知名互联网企业及服务器厂商。按收入计算,澜起科技已是全球最大的内存互连芯片供应商,去年市占率高达36.8%。
不过,澜起科技并非一帆风顺。2022年是其业绩阶段性高点,收入达36.72亿元,其中互连类芯片贡献收入27.35亿元,占比74.5%;津逮®服务器平台收入为9.37亿元,占比25.5%。但2023年受全行业去库存影响,全年收入缩水至22.86亿元,津逮®服务器平台收入缩降至不足亿元,互连类芯片收入也大幅下降。
然而,2024年澜起科技重拾增长势头,全年收入36.39亿元,同比劲增59.2%。新推出的PCIe Retimer、MRCD/MDB及CKD三款互连类芯片收入4.23亿元,约为上年同期的8倍。2025年Q1,公司总收入达12.22亿元,同比增幅超六成。互连类芯片收入11.39亿元,占比93.2%;津逮®服务器平台收入从上年同期不足4000万元升至8049.1万元。从地域来看,2022 - 2025年Q1,公司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以外地区收入占比分别为66.9%、84%、70.8%、76.4%,国际化含量不断提高。
在利润指标方面,2022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分别为46.4%、58.9%、58.1%,今年前三月毛利率升破60%,较上年同期增加2.7个百分点。2024年净利润达13.41亿元,超过2022年水平;今年Q1净利润劲增逾1倍至5.04亿元。
随着现代数据基础设施发展,“内存墙”问题凸显,内存接口芯片应运而生,澜起科技凭借20多年专业知识积累和对数据传输互连难题的专注,在内存互连芯片领域优势突出。
当前,全球服务器市场保持高景气度。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约200万台,预计到2030年达650万台,复合年增长率约21.2%,这将带动澜起科技产品需求扩张。
在产品布局上,随着DDR5内存技术成熟商用,DDR5逐步替代DDR4,DDR5内存接口芯片全球只有三家主流供应商,澜起科技是全球可提供从DDR2到DDR5内存全缓冲/半缓冲完整解决方案的主要供应商之一,RCD技术优势明显,已完成DDR5第四子代RCD芯片量产版本研发、第五子代芯片工程样片研发。
此外,在CXL MXC芯片方面,今年1月,澜起科技的MXC芯片入选CXL联盟公布的首批CXL 2.0合规供应商清单,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受测产品均采用其MXC芯片。目前CXL应用处于起步阶段,美光科技估计,到2025年CXL相关产品市场规模可达20亿美元,到2030年预计超200亿美元。
智通财经认为,澜起科技短期经营计划完备,发展进程明确。中长期来看,随着向港交所冲刺,在更多融资渠道和多元市场支持下,公司预计将投入更多资源进行新产品布局,全球化布局也将进入“深水区”,后续成长远景值得持续跟踪。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