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万泰生物(603392.H)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3亿元至1.6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达2.3亿元至2.6亿元。这是万泰生物自2020年上市以来首次半年度亏损。
公告显示,业绩亏损主要源于疫苗和体外诊断(IVD)两大板块短期内销售承压。疫苗板块受行业政策调整及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收入及利润同比显著下滑;IVD板块受政府集采降价、检验套餐解绑等因素影响,短期内销售收入也面临压力,两者对公司整体净利润造成阶段性影响。
事实上,万泰生物近年来业绩呈现持续大幅下降趋势。财报显示,2022 - 2024年,其营收分别为111.85亿元、55.11亿元、22.2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7.36亿元、12.48亿元、1.06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4.01亿元,同比下降46.76%;归母净利润为 - 0.53亿元,同比下降141.98%。
万泰生物曾有过辉煌时刻。基于重组大肠杆菌表达技术平台开发的二价HPV疫苗“馨可宁Cecolin”,2019年12月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是国产首支获批的HPV疫苗,上市初期为公司带来可观收入。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万泰生物迅速开发出新冠检测试剂,2020 - 2022年营收从23.54亿元暴涨至111.85亿元,归母净利润从6.77亿元增长至47.36亿元。
但自2022年起,市场竞争加剧。沃森生物的二价HPV疫苗“沃泽惠”上市,默沙东九价疫苗扩龄至9至45岁女性,挤压了万泰生物二价疫苗的市场空间。2024年,公司营收回落至22.25亿元,疫苗产品产量和销量分别同比减少64.66%、42.4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15.38亿元下降76.91%至3.55亿元。
在此背景下,万泰生物的九价HPV疫苗成为业绩增长关键。今年6月,首款国产九价HPV疫苗“馨可宁9”以每支499元的定价获批上市,价格不到进口疫苗的40%。7月8日,万泰生物在接受调研时表示,正在全力推进九价HPV疫苗的WHO(世界卫生组织)PQ(预认证)认证进程,按计划推进更高价次的HPV疫苗研发,基于引进的二十价肺炎疫苗搭建菌苗技术平台,聚焦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布局提升生活品质的疫苗产品。
不过,万泰生物九价HPV疫苗的破局之路仍面临多重考验。全球九价HPV疫苗市场长期被默沙东垄断,尽管万泰生物有价格优势,但沃森生物、康乐卫士等竞争对手的九价疫苗研发已进入后期阶段。行业人士预测,2026年国内将至少有5款国产九价疫苗上市,会进一步抢占其市场。
此外,时间上默沙东也占据优势,其四价、九价HPV疫苗男性适应症分别于今年1月和4月在国内获批,而万泰生物于今年4月才启动九价疫苗男性Ⅲ期临床试验并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
同时,如何平衡短期业绩压力与长期创新投入也是万泰生物面临的困境。2024年底,九价HPV疫苗二期扩产建设已投入5.9亿元,截至2025年5月,国产九价HPV疫苗累计研发投入达10亿元(未经审计),成本投入压缩了利润空间。而且公司宣称“疫苗板块仍有10多个在研产品”,部分还处于早期研发阶段,短期内难以形成收入支撑。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