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卫光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光生物”,002880.SZ)发布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15亿元,用于智能产业基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作为成立40年的血制品企业,卫光生物是我国国内少数产品类别齐全的企业之一,拥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等三大类产品。此次所募集资金中的12亿元将用于智能产业基地项目,3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智能产业基地项目拟投资总额为23.08亿元,项目建设期为4.5年,设计产能为年处理血浆1200吨,可生产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等十几类血液制品。
卫光生物现有血液制品生产线建成于2013年,设计年投浆量约400吨,经多次改造升级目前已提升至650吨,进一步改造升级产能的空间极其有限,且公司新品研发持续提速,现厂区已无法满足新产品的产业化需求。从行业角度看,国内血液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各企业产能扩张、并购整合不断加剧,全国28家血液制品企业已有12家建成或正在建设千吨级生产基地。卫光生物认为,全球血液制品行业规模预计将持续增长,我国血液制品人均使用量相对较低,未来市场空间将进一步释放。
不过,此次发行虽不会导致公司的主营业务及其控制权发生改变,但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总股本将增大,短期内每股收益可能会被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可能会有所下降。但随着募投项目的建成投产,公司业绩会逐步提升,中长期来看有利于提高产能、新增产品线,提升经营业绩,增强盈利能力。
然而,卫光生物此次定增募资或难以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在7月19日发布的《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中,卫光生物明确表示,2025年至2027年,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所需新增流动资金需求量为5.53亿元,流动资金缺口较大。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2025年3月31日,卫光生物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2.75亿元及3.05亿元,难以支撑其资金需求。智能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23.08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2.00亿元,差额11.08亿元需自筹资金投入。
此外,卫光生物一季度的资产负债率不容乐观。2022年末至2025年3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7.49%、28.89%、31.94%及30.47%,在同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截至2025年3月末,在“SW血液制品板块”中,卫光生物的资产负债率远高于行业平均值的19.08%,而行业龙头企业天坛生物和上海莱士的资产负债率均低于10%。
卫光生物表示,本次募集资金中的一部分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有助于降低资产负债率、增强资本实力和抵御财务风险,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光大证券相关研报认为,血制品生产涉及国家生物安全且具备资源品属性,目前行业形成了以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等为主的寡头格局,产业链自主可控,受海外地缘政治风险影响较小,随着行业内多个企业股东实力的持续提升,优质血制品资产的竞争力将持续提升,战略发展路径将更加清晰。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