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7月28日 13:39,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932037)下跌0.79%。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中材科技(002080)领涨3.52%,中油工程(600339)上涨1.15%,国投电力(600886)上涨0.58%;中国电建(601669)领跌2.49%,海油发展(600968)下跌2.38%,电投能源(002128)下跌2.30%。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下跌0.79%,最新报价1.13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7月25日,央企现代能源ETF近1周累计上涨4.00%。
流动性方面,央企现代能源ETF盘中换手12.53%,成交653.04万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7月25日,央企现代能源ETF近1周日均成交1480.46万元。
近期,国家能源局明确表示将支持绿电直连、智能微电网、零碳园区等协同发展模式,推动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东吴证券指出,全国首个跨省区绿电直连项目已获批,标志着新能源“点对点”直供模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有助于实现区域间资源优势互补。此外,中国聚变能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注册资本达150亿元,由中核集团牵头,旨在推动聚变能的稳定、安全、经济利用,为未来能源结构提供革命性清洁基荷电源。这一系列政策与产业动作将为新能源板块注入长期发展动能。
国金证券指出,缅甸矿扰动或进一步推涨稀土价格,氧化镨钕本周价格环比上涨7.23%。在“反内卷”背景下,战略资源价格亟待重估,供应收缩预期逐步加强,叠加出口有望逐步恢复,稀土价格向上趋势明确。同时,《管理条例》正式落地,伴随系列政策逐步拉开行业供改大幕,头部央企有望受益,稀土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升。稀土作为现代能源体系中的关键资源,其价格走势与政策导向高度相关,当前正处于战略重估阶段。
规模方面,央企现代能源ETF近1周规模增长397.92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3。
份额方面,央企现代能源ETF近1周份额增长300.00万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3。
截至7月25日,央企现代能源ETF近6月净值上涨7.84%。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7月25日,央企现代能源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10.03%,最长连涨月数为7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3.43%,涨跌月数比为13/10,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3.05%,年盈利百分比为100.00%,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为66.39%。截至2025年7月25日,央企现代能源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6.86%。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7月25日,央企现代能源ETF近半年最大回撤7.04%,相对基准回撤0.37%。回撤后修复天数为71天,在可比基金中回撤后修复最快。
费率方面,央企现代能源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央企现代能源ETF紧密跟踪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由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定制,主要选取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业务涉及绿色能源、化石能源、能源输配等现代能源产业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央企现代能源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93203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长江电力(600900)、国电南瑞(600406)、中国核电(601985)、三峡能源(600905)、中国铝业(601600)、国电电力(600795)、中国电建(601669)、中国神华(601088)、国投电力(600886)、中国石油(601857),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9.93%。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场外联接(博时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ETF发起式联接A:021922;博时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ETF发起式联接C:021923)。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 中(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来源:有连云
相关标签:
基金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