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信城开董事长杨劲作为行业专家发表主旨演讲,深入剖析房地产行业变革趋势,分享企业以“四新”理念探索转型的实践路径,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行业趋势: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耕,格局重构中孕育新机遇
在发言中,杨劲指出,房地产行业正经历深刻的逻辑重塑。随着国家经济进入新阶段、城镇化转向质量提升,行业已从“大规模开发建设、高周转扩张”的增量时代,全面迈向“做优增量、盘活存量”的存量时代,“以人为本”的内涵式发展成为核心方向。
从市场维度看,需求已从“物理空间生产”转向“全周期价值运营”,资产价值分化明显——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核心区位、运营能力强的优质资产抗风险能力突出,而缺乏真实需求支撑的资产则面临压力。这要求企业从“建造”转向“营造”,以长期主义挖掘运营价值。
从行业生态看,格局正加速重构:头部企业将凭借综合实力形成“高实力”业务综合体,具备转型思维的企业将深耕差异化赛道成为“小而美”专精尖兵,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同时,房地产与资本关系回归理性,从依赖高负债、高杠杆转向关注资产长期价值,为行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从产品需求看,“好房子”“好服务”成为核心竞争力。购房者从追求“性价比”转向关注“心价比”“质价比”,对“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居住体验需求升级;而优质资产的竞争力更源于运营服务——通过挖掘空间使用者需求,实现资产从“场所”到“有吸引力的生态空间”的价值再造。
战略路径:中信城开以“四新”破局,构建发展新动能
面对行业变革,中信城开依托中信集团“金融+实业”综合优势,聚焦产融协同化险,积极探索房地产转型发展新模式,以创新驱动战略转型,通过“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新生态”的“四新”实践,探索特色发展路径。
新模式:重构业务逻辑,激活资产价值
中信城开以“金融赋能、产业融合、政企联动”为核心,构建多方共赢生态。在风险资产管理领域,形成“金融支持+风险隔离+资产管理”成熟模式,已在10省16市落地30余个化险项目,管理货值约2000亿元;在运营端,通过资本与管理赋能,将深圳中信国际大厦从“烂尾楼”改造为城市新地标,投用一年租户满意度达98%,成为区域商务新聚场。同时,积极拓展智慧停车等“城市新基础设施”赛道,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新技术:科技赋能,打造差异化壁垒
聚焦绿色低碳、智慧建造与AI应用,中信城开以技术提升资产竞争力。通过智能化遮阳系统、全屋净水、物联网照明等技术提升居住体验;采用数字孪生、造楼机智慧建造平台等技术,实现项目全周期可视化管理与高效施工;借助大数据与AI精准分析客户需求、评估土地价值,“用算法匹配需求,用技术赢取未来”。
新产品:以“四好一高一全”定义好房子
中信城开已形成并发布“好房子”人居生态系统,核心是“四好一高一全”(4W2S)产品价值观,即居住环境好、建筑品质好、户型设计好、运营管理好(Well),智能水平高(Smart),增值服务全(Service)。这一体系通过“6法18策108则”产品标准提供技术支撑,构建“信悦”产品矩阵,涵盖刚需、改善、高端住宅及运营类产品,以文化引领、科技赋能重塑美好人居。
在住宅领域,即将亮相的深圳东角头项目,便是信悦TOP系代表作,紧邻正在建设中的深圳歌剧院,在大湾区这片热土上,打造“艺术与科技共生、人文与自然共生”的新标杆。在运营领域,“信悦汇”(商业旗舰)、“信悦空间”(高端办公)、“信悦云谷”(智慧园区)三大品牌多点开花,例如宁波信悦云谷产业园依托中信集团全产业资源,通过“空间、环境、服务”三大场景打造生态闭环,为企业提供全周期成长赋能。
新生态:链接资源,突破空间局限
依托中信集团“金融全牌照、实业广覆盖”优势,中信城开推出“信悦荟”会员体系,整合金融、文化、健康、旅游等生态资源,为业主提供融资服务、教育内容、医疗管理、城市体验等多元化权益,实现从“物理空间”到“资源生态”的价值延伸。
核心主张:好房子是“硬件+软件+生态”的融合
谈及“好房子”的核心标准,杨劲强调,好房子不仅是“优质建筑”,更是“硬件、软件、生态”的统一体。硬件上,需满足“安全、绿色、智慧”的品质底线;软件上,要通过设计创新回应生活需求,让购房者感受到“品质生活的具象表达”;生态上,则依托全周期服务与资源链接,构建“居住、社交、成长”的美好社区。
“行业变革虽带来挑战,但更孕育机遇。”杨劲表示,中信城开将始终以国家战略为指引,以创新与长期主义深耕地产开发和城市运营,通过金融赋能、科技筑基、生态协同,持续探索中国房地产可持续发展新范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