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锂矿停产释放反内卷重磅信号,资金跑步入场?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获2800万份净申购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有连云 7675阅读 2025-08-11 11:24

早盘截至9:55,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获2800万份净申购,场内价格涨2%,50只成份股悉数上涨,中矿资源、天齐锂业、盛新锂能、富临精工、雅化集团、赣锋锂业均涨超5%。

资金跑步入场,或受周末重磅消息催化。

宁德枧下窝矿区采矿端停产,自8月10日起,该矿山采矿端就不开展工作了,且短期内没有复产计划。今早,宁德时代在互动平台确认了该消息。

市场将宁德枧下窝停产解读为国内锂矿减产标志性事件,也是本轮反内卷又一标志性事件。

江西枧下窝矿是宁德国内锂矿。2024年,全球碳酸锂产量大概132万吨LCE(碳酸锂当量),其中国内70万吨,江西锂云母又占其中的30万吨,而宁德枧下窝矿满产产能大概10万吨,占到江西产能的三分之一。据中信期货分析师测算,枧下窝矿区及配套冶炼厂的碳酸锂供应量约占国内总产量的12.5%。因此,枧下窝矿的停产或将直接导致江西乃至整个国内碳酸锂产能的收缩,在三季度碳酸锂供需紧平衡的背景下,该矿区停产,或造成单月数千吨的供应缺口。

此外,宁德枧下窝矿的停产也标志着对江西锂矿监管趋严。插入一则背景:虽然江西锂云母矿品位低,但是此前伴随着2021年锂矿价格暴涨,江西宜春很多矿为了方便审批,把采矿证上的主矿种写成“含锂瓷土矿”进行开采;宜春8座涉锂资源矿权均存在审批问题,如果这次枧下窝矿是开始,后续自然资源部或将收回这些矿的审批权——这也就意味着整个锂矿将迎来更大幅度的减产,甚至锂矿供给可能再回供需平衡。

这是来自新能源车产业链上游的“反内卷”、“供需再平衡”叙事,除此以外,本周固体电池又来一重磅催化。

8月11日至13日,2025(第二届)中国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发展大会于杭州举办,如果会上披露重大产业进展的话,可能会对板块有所催化。

固态电池是近期反复吸引资金的题材。今年以来,固态电池领域密集释放多重利好:全球首条车规级固态电池产线正式投产,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工信部将全固态电池纳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攻关项目。更值得关注的是,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固态电解质材料中试进展,部分企业已通过头部车企产品验证,产业化进程较市场预期提前1-2年。技术突破叠加政策红利,推动行业进入爆发前夜。

因此,锂电板块应该迎来更合理的定价,每一次的显著回调都是关注板块的机会点。

截至2025/8/8,新能源车板块估值23.5倍,距离2020年以来的均值还有超84%的修复空间。布局工具上,看好产业链回暖的投资者可以关注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跟踪标的为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不会出现风格漂移的问题。成份股囊括A股市场50只新能源车产业链上中下游龙头个股,是跟踪新能源板块行情的高效投资工具。截至2025/8/8,前十大成份股为:宁德时代、汇川技术、比亚迪、长安汽车、三花智控、华友钴业、亿纬锂能、赣锋锂业、天齐锂业、格林美。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融资融券业务具有财务杠杆作用,属于中高风险业务,投资者可能承担由于投资规模放大、对市场及个股走势判断错误等可能导致的投资损失扩大风险。投资者在从事融资融券交易期间,如果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清偿债务,或上市证券价格波动导致担保物价值与其融资融券债务之间的比例低于维持担保比例,且不能按照约定的时间、数量追加担保物时,将面临担保物被强制平仓的风险。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仅代表撰文时市场表现,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所涉观点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引用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和收益承诺。基金投资人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其更新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请提前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涨跌幅如下:2014年(-7.64%);2015年(74.53%);2016年(-19.78%);2017年(4.30%);2018年(-38.16%);2019年(45.51%);2020年(101.83%);2021年(42.02%);2022年(-29.07%);2023年(-29.40%);2024年(-1.17%);2025年1-6月(5.16%)。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也不代表本基金未来表现。(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发布时间:2014-11-28)

来源:有连云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