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孚科技品牌筑基寻资本赋能第二曲线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5338阅读 2025-08-12 03:23

Ai快讯 近年来,安孚科技聚焦电池主业,业务规模不断攀升。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28亿元、利润总额5.66亿元和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8%、9.14%和14.38%。

近日,安孚科技举办投资者开放日活动,来自国泰海通、华夏基金、中欧基金等近70位机构投资者走进位于福建省南平市的南孚电池生产基地,参观了南孚高速生产线及电池研发中心。安孚科技董事长夏茂青、董事会秘书任顺英、副总经理王晓飞等向投资者介绍了上市公司最新进展及南孚电池的业务发展规划。

南孚电池历史悠久,其前身福州电池厂60年前搬迁至福建南平。1988年,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经过30多年发展,这家位于闽江江畔的电池制造厂成长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其“南孚牌”碱锰电池产品在碱性电池领域已连续32年保持全国销量第一。

南孚电池始终深耕国内碱性电池领域,将“小物件”做到极致。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2025《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中,南孚电池位列第365名,品牌价值达263.86亿元,相较于2022年的129.84亿元实现了三年翻番。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2年至2024年,安孚科技实现营收分别为33.83亿元、43.18亿元和46.38亿元;净利润达到5.12亿元、7.1亿元和8.07亿元,其中电池主营业务占比接近百分之百。

南孚电池的主要品类包括碱性电池、燃气灶电池、锂离子充电电池、纽扣电池和碳性电池等,每个产品在细分市场上都取得成功。碱性电池在国内市占率约为86%;“丰蓝1号”燃气灶电池与方太、老板等品牌合作,解决了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耐用性问题;“传应”锂可充及纽扣电池、“益圆”绿色环保碳性电池在市场开拓中成绩显著。

在生产方面,南孚电池高速生产线历经多次升级,单一电子制造车间年产电池超40亿只,当前处于满产状态。产线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从每分钟生产600节提升到770节。同时,公司还在探索海外投资建厂的机会,形成“品牌出海 + 产能出海”的创新合作模式。今年上半年,南孚电池海外业务逆势增长,欧美等国际市场持续放量,出口量同比增长60%左右,对经营业绩起到了很好的支撑。

王晓飞总结南孚电池的成功经验有三点:一是基于先进制造的供应链管理,具备从原材料、设备开发到制造、销售的垂直供应链整合和成本控制能力;二是建立在2300多个经销商和超300万个零售网点的深度分销体系;三是聚焦一次电池全域销售,坚持做到冠军品类的深度品牌价值传播。王晓飞还指出,国内家庭一次电池用电器保有量平均为9.4个,美国则达到19.3个,随着科技进步,国内家用电器和电池消费还有很大市场拓展空间。

回溯安孚科技入主南孚电池的历程,二者结缘离不开资本赋能。2021年,安孚科技(原安德利百货)传统百货业务受电商等新消费模式冲击持续萎缩,南孚电池原控股股东因债务压力寻求战略退出。安孚科技实际控制人袁永刚夫妇找准时机,通过对南孚电池控股股东亚锦科技的股权收购,获得南孚电池控制权并置出原本亏损的百货业务。这场“蛇吞象”式的资本运作通过设立特殊目的载体安孚能源,以“现金 + 表决权委托 + 定增募资”的模式分步杠杆式收购,最终撬动估值超百亿元的优质资产。股权穿透显示,安孚科技持有南孚电池的权益比例为26.09%。

2024年3月,安孚科技发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收购安孚能源少数股权。今年7月11日,这场历时近一年半的并购重组获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最新注册稿显示,安孚科技拟以11.52亿元的价格购买安孚能源31.00%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安孚科技持有安孚能源的股权占比将由62.25%上升至93.26%。此外,如成功完成对亚锦科技5%股权的要约收购,安孚科技持有的南孚电池权益比例将提升至42.92%。

任顺英介绍,本次资产重组签订了业绩对赌条款及三年锁定期承诺。相关交易对方承诺南孚电池在三年期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9.14亿元、9.5亿元和9.82亿元。南孚凭借“款到发货”的订单模式,拥有稳定的现金流和较快的存货周转比率。2022年至2024年,安孚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09亿元、8.65亿元和9.35亿元,存货周转率也逐年提升。

针对安孚科技未来发展规划,夏茂青表示,公司实际控制人袁永刚夫妇拥有安孚科技、东山精密和蓝盾光电三家上市公司,实力雄厚。公司未来不排除在算力、芯片、半导体等领域收购发展潜力大、有高技术壁垒的硬科技资产。夏茂青称,“聚焦主业,发展高附加值的第二增长曲线。‘两条腿走路’的创新模式让我们对公司未来的市值和规模信心倍增”。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