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三环上半年净利增160.82%,价值重估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2614阅读 2025-08-13 14:45

Ai快讯 8月12日晚间,中科三环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成果显著,彰显了其在行业竞争中的强大实力与良好发展态势。

报告显示,中科三环在上半年实现总营业收入29.22亿元,其中国内业务实现营收15.35亿元,同比增长14.55%,且国内业务毛利率同比提高0.82个百分点。从利润表现来看,公司上半年利润总额达到1.02亿元,同比增长244.05%;实现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增长160.82%。在上半年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中,这一成绩充分体现了公司经营管理能力的持续优化。

降本增效是中科三环上半年经营的一大亮点。公司持续优化经营管理,积极落实降本增效、降费增率等有效措施。报告期内,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0.49%,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下降18.84%和14.38%。值得注意的是,财务费用因汇兑净收益增加,不仅未形成负担,反而贡献了重要的正向收益。此外,受益于原材料价格相对稳定,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

行业层面,2025年上半年,受上游原料供应收紧及下游消费刺激政策影响,稀土市场整体活跃度优于上年同期。4月中国对钐、钆、铽、镝等7类中重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覆盖从上游氧化物到下游磁材全链条。政策管控强化了供给刚性,稀土作为战略金属的价值有望迎来系统性重估。财通证券在8月10日发布的研报中认为,中长期看,稀土全产业链纳入管控,产能整合供给趋紧,价格易涨难跌,这直接驱动了以中科三环为代表的磁材企业迎来价值重估。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稀土永磁材料研发的单位之一,中科三环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截至2024年底,公司烧结钕铁硼产能达25000吨。同时,公司及各生产基地持续推进生产工艺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升级,有效保障了面向多样化应用市场的产品交付周期。

市场分析认为,在“新能源和新型工业化”的支撑下,稀土永磁下游整体需求有望维持高增速。新能源领域终端的高增速为稀土磁材需求提供稳固的基本盘。预计2025 - 2026年,新能源汽车、风电新增装机对应的磁材需求量将分别达到6.9万吨/8.5万吨、1.1万吨/1.5万吨,合计占比将提升至28%/31%。

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高性能钕铁硼磁材开辟了广阔的新兴市场空间。按每台人形机器人消耗4公斤钕铁硼计算,500万台机器人的需求量即可达到2.0万吨,有望成为驱动钕铁硼远期需求的强劲增长点。国金证券在8月9日的研报中指出,随着人形机器人对电机性能要求的持续提升,钐铁氮永磁材料与谐波磁场电机技术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建议关注在磁材领域及磁场调制电机技术方面具备布局优势的相关企业,如中科三环等。

中科三环在与投资者的交流中强调,公司研发方向兼具前瞻性与实用性,紧密围绕稀土永磁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和未来市场需求,力争把握新能源汽车、变频家电、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市场机会。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