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尔赛卷入单位行贿风波,管理层更替与业绩承压并行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靳文雨 4.0w阅读 2025-08-13 15:10

文/乐居财经 靳文雨

资本市场近期再现企业治理风波。

8月8日晚间,豪尔赛(002963.SZ)一纸公告揭开了公司及前核心管理层的法律风险

——公司收到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检察院《起诉书》,因涉单位行贿罪,公司及前董事长戴宝林已被提起公诉,案件正等待一审开庭审理。

这起法律纠纷的时间线横跨八个月。回溯至2024年12月,武汉市新洲区监察委员会已对时任董事长、总经理的戴宝林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2025年4月解除留置后,直至8月正式进入公诉程序。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一系列重大事件发生期间,豪尔赛均未及时对外披露相关信息,直至收到起诉书后才履行公告义务。

与司法程序同步推进的,是豪尔赛管理层的密集更迭。今年6月,戴宝林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为由,辞去董事长、总经理等全部职务,转任名誉董事长,其职位由儿子戴聪棋接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步完成变更。

履历显示,1989年出生的戴聪棋拥有硕士学历,长期在豪尔赛体系内任职,曾任子公司北京豪尔赛智慧城域科技总经理等职,对公司业务运作颇为熟悉。

更引人注目的是7月底的股权权益调整。戴宝林将其持有的23.36%公司股份对应的表决权、提案权等核心权利,独家委托给戴聪棋行使,仅保留收益权和股份转让权。

此次委托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戴聪棋与刘清梅(戴宝林之妻),戴宝林及其关联企业转为一致行动人,形成了家族内部的控制权交接闭环。

在法律风波与人事更替背后,豪尔赛的经营业绩正遭遇严峻考验。公司最新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3039.33万元至3851.13万元,同比降幅高达495.35%至600.95%;扣非后净利润亏损2690.31万元至3502.11万元,同比下降超200%。

对于业绩变脸,豪尔赛将原因归结为多重行业压力:基建与地产投资节奏放缓导致照明工程订单缩减,行业竞争加剧叠加成本上升挤压利润空间,部分客户回款延迟引发资产减值计提增加。作为聚焦智慧光艺、文旅及城域建设的科技型企业,豪尔赛近年虽提出“三智一网”与新能源业务双轮驱动战略,但转型成效尚未显现。

尽管公司强调目前生产经营正常,控制权未发生实质变化,董事会与管理层履职不受影响,但此次单位行贿案可能对企业声誉造成冲击。在照明工程行业高度依赖项目招投标的背景下,法律纠纷可能影响未来业务拓展,而业绩持续亏损则考验着新管理层的破局能力。

相关标签:

家居K线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