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8月25日晚间,凯莱英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1.88亿元,同比增长18.20%;归母净利润6.17亿元,同比增长23.71%;扣非净利润5.66亿元,同比增长26.29%;基本每股收益1.68元。
凯莱英表示,公司盈利增速超过收入增速,同时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尤其在多肽、寡核苷酸、ADC等增量业务板块发力,为未来业绩的持续稳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全球贸易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公司将依托Sandwich Site,深化推进海外商业化产能建设,平衡好全球化发展战略落地和运营成本控制。
核心业务小分子CDMO稳定增长
凯莱英作为全球行业领先的CDMO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全球制药工艺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化应用。小分子CDMO服务是其核心业务板块,2025年上半年保持稳健增长,实现收入24.29亿元,同比增长10.64%,毛利率47.79%,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交付商业项目44个,临床前及临床项目285个,其中临床Ⅲ期项目52个。截至报告披露日,根据在手订单,预计2025年下半年小分子验证批阶段(PPQ)项目有11个。持续的增量商业化订单储备为业绩长期稳健增长提供了保障。
在海外产能建设方面,凯莱英稳步推进。持续推动Sandwich Site的客户开拓与运营体系搭建,报告期内交付4个研发项目、完成首个生产订单,持续优化交付及境内外联动机制;推进海外客户项目,完成首次MNC客户的QA审计;引入连续氢化等技术平台、扩充高通量筛选平台规模;并同步评估商业化产能建设相关事宜。
新兴业务增长迅猛
凯莱英积极探索与布局新兴业务板块,目前在化学大分子CDMO、制剂CDMO、临床CRO、生物大分子CDMO、技术输出和合成生物技术等领域均取得显著成效。2025年上半年,新兴业务板块整体快速发展,实现收入7.56亿元,同比增长51.22%,毛利率29.79%,同比提升9.5个百分点,在手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40%,预计2025年下半年新兴业务板块验证批阶段(PPQ)项目达9个,已形成一定的商业化订单储备。
- 化学大分子CDMO业务:实现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超130%;报告期交付了88个项目、新拓38个客户,在手订单金额同比增超90%,预计下半年该板块收入仍将翻倍增长。凯莱英国内重要客户在减重领域的首个多肽项目商业化已获批上市;多肽、小核酸等热门靶点临床中后期项目储备均超过10个;毒素连接体在手NDA项目8个;技术、产能储备在同步推进。
- 制剂CDMO业务:报告期内收入1.18亿元、同比增7.81%,交付了171个项目,临床中后期项目31个,顺利完成FDA等动态核查,实现中国、美国商业化供应,在手订单金额同比增超35%。新型制剂项目持续拓展,技术、产能建设持续推进,预充针制剂车间和卡式瓶制剂车间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陆续投产,进一步增加制剂业务产能。
- 临床CRO业务:在罕见病领域更进一步。报告期内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44.84%。助力13个项目获国内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帮助客户获得FDA IND默示许可1项;新承接115个项目,海外业务新增10个申报订单;强化传统优势领域,在多新领域取得突破;截至本报告期末,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项目278个,其中Ⅱ期及以后的项目95个;将全流程智能化药物警戒平台应用到20余个创新药项目中。
- 生物大分子CDMO业务:表现亮眼,实现收入0.90亿元,同比增长70.74%,交付53个批次、完成3个IND申报;截至报告披露日,在手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60%,预计2025年收入翻倍;承接首个APC一站式项目,助力多个项目出海;报告期内顺利通过12次审计,同时在技术、生产体系等方面持续优化升级;位于上海奉贤的CDMO研发及商业化生产基地已启用,并进一步扩充ADC商业化产能建设。
- 技术输出与合成生物技术业务:技术输出业务板块持续推进精细化工领域客户的项目落地,在执行订单20项,持续扩充自研储备,优化管理体系,2025年将增设专用场地。合成生物技术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基本持平,交付41个项目、新增19家客户,预计下半年有1个PPQ项目。此外,酶技术平台进一步深化,自动化+AI驱动的酶进化平台在20+项目落地;合成生物技术平台形成完整技术体系,红景天苷项目入选首批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已构建起覆盖生物制品早期研发至IND申报的全流程服务能力;500L GMP发酵车间启用,完成临床Ⅱ期样品生产交付。
研发与人才双轮驱动
在研发平台建设上,凯莱英以“技术驱动”为核心,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86亿元,占营收8.96%。报告期内,在连续性反应、生物合成等多领域取得成果,截至期末,拥有国内外授权专利538项,合成生物、连续反应技术领域专利突出。新技术论文多次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已累计发表51篇,16篇影响因子超10,八大研发平台不断迭代进化,为公司发展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撑。
在人才团队建设方面,凯莱英员工超9000人,本科及以上占比约78%,研发及分析人员4251人,硕博士类高级研究人员占研发人员37%。报告期引进高级人才54人,含博士、海外背景等。凯莱英表示,将通过招聘、培养等计划,以有竞争力薪酬与晋升激励,凝聚核心人才,以保证公司技术驱动的核心竞争力和行业领先地位。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