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发展稳健经营,颜建国坚定“三重信心”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许淑敏 9.7w阅读 2025-08-28 09:29

文/乐居财经 许淑敏

过去这段时间,中海发展十分活跃。

在土拍市场,中海发展频频现身,大手笔拿下多个核心地块,诸如超百亿拿下上海普陀、静安两宗地块;在楼市,中海发展多个网红盘刷屏,诸如北京中海万吉玖序开盘当天成交额超过60亿,连续数周拿下朝阳销冠。

当前地产行业仍处于下行通道,多数房企收缩战线、面临去化难题,而中海发展直面行业挑战,凭借自身沉淀,引领投资与产品市场。

回顾上半年,中海发展交出了一份彰显稳健底色的业绩答卷。期内,中海发展实现收入832.2亿元,除税前溢利130亿元,核心股东应占溢利87.8亿元,核心归母净利润率达到10.6%。

在行业top10房企当中,除招商蛇口未披露中报外,上半年房企TOP10净利润总额约148亿元,中海地产占比近乎六成,盈利规模压倒性领先。

作为龙头央企,中海发展以行业领先的业绩验证了——房地产市场依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业绩会上,针对十五五规划,中海发展董事局主席颜建国表示“充满信心”:从2021年行业从高峰下行,到现在行业还处于周期低点。过程中,市场剧烈调整,中海发展非常稳健,我们一直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对房地产行业充满信心、对我们自身充满信心。”

他认为,中国经济在未来五年还会更加彰显出它的光彩和光辉,而房地产市场仍然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行业集中度会提升,中海的比较优势会进一步凸显。

攻守兼备,好房子策略奏效

年初,房地产行业形势仍未明朗,面临多重压力与挑战,颜建国已经笃定:进入2025年,更多新的机遇与增长动能涌现,相信“三个推动力”将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推动公司进一步塑强竞争优势。

回到当下,颜建国强调,“三个推动力”展现出新动能与新机遇。

在政策推动力上,政策部署更加贴近市场,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指出,要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在市场推动力上,各地追求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还在扎实有力推进“好房子”建设。

在公司持续稳健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上,中海发展财务健康、现金充裕、资产质量优异、安全屏障厚实、资源聚合能力持续增强。

颜建国认为,尽管房地产市场仍处于下行阶段,但下行压力呈现边际改善,下行区间显著收窄。

在“三个推动力”的作用下,中海发展趁势而为,选择了进取有为的投资策略,为低迷的市场注入显著的信心。

1-7月,中海发展在内地城市和香港共获取22宗地块,权益购地金额550亿元,新增购地金额行业第一。

在拿地方面,中海发展坚持“主流城市、主流地段、主流产品”的策略。上半年,其在四个一线城市及香港权益购地金额占比64%,货量结构优势突出。

高度聚焦核心区域的土储布局,规避低能级城市的去化风险,为中海发展项目去化带来了确定性。行政总裁张智超提到,中海发展长期深耕主流城市,无论客户的黏性,品牌知名度和渠道都占有一定优势,这对公司投资形成强力支撑。

在销售方面,上半年,中海发展在香港及北上广深五个城市实现合约销售额556.4亿元,占其销售额的53.7%。

其中,中海发展在北京实现销售额304.5亿元,市占率占据首位。财报显示,上半年,中海发展北部大区实现销售额441.6亿元,而北京市场贡献了超过接近七成的销售金额。

在香港市场,截至目前,中海发展全口径销售已经超过100亿港元,今年有望突破200亿港元,为近几年的高峰。

得益于多个核心城市项目强劲销售加持,上半年,中海发展实现销售额1201亿元,全口径、权益销售金额均为行业第二。不过,销售金额存在同比下滑的情况。

张智超解释称,一是上半年的货量,较去年同期可售货量减少640亿可售货量,二是去年同期几个一线城市有超过400亿高货值畅销型项目集中销售,基本是开盘售罄。

“但总的来说,中海发展今年上半年整体销售质量、去化率要略优于去年同期的水平,完成全年销售指引目标,我们充满信心。”他强调。

毕竟中海发展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绩,除了拿地策略精准以外,更在于好产品策略的奏效。

为了响应中央号召,中海发展率先发布“中海好房子LivingOS系统”,构建空间智慧生态平台。上半年,中海发展已试点28个新开发项目,北京中海万吉玖序、北京中海丽金府、上海中海云邸玖章等首批“中海好房子”上市推售,逆势热销,成为行业标杆的存在。

步入下半年,中海发展在一线城市的多个重点项目,包括北京树村项目、北京西黄村项目、深圳后海项目、深圳大运项目、上海普陀项目等项目将集中推售,即将迎来又一轮的销售热潮。

稳中求进,财务基本盘扎实

作为行业优等生,中海发展向来以财务稳健见长——保持行业最稳健的财务状况,在手现金充沛。

于2025年6月30日,中海发展总借贷合共2274.5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借贷为174亿元,占总借贷的7.6%。同时,中海发展持有持有银行存款及现金为1089.6亿元,保持着经营性现金净流入。

一方面,中海发展加强销售回款,上半年销售回款为892.6亿元,其中销售回款超过50亿元的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及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别超过100亿元。

另一方面,中国发展以商业、经营性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

地产开发业务以外,中海发展商业运营业务表现亦不俗,还在加速推动集团首个商业资产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

中海发展副总裁兼中海商业公司董事长王林林表示,上半年公司聚焦商业战略,围绕三核目标:核心城市、核心区位、核心资产,积极主动推动两项经营策略落地,一是积极推进资产优化工作,二是有计划地推动部分重点项目改造更新,比如北京环宇荟项目,改造后租金增长32%。

上半年,中海发展商业物业收入为35.4亿元,其中写字楼收入为17亿元,购物中心收入为11.7亿元,长租公寓收入为1.6亿元,酒店及其他商业物业收入为5.1亿元,多元化业务贡献了一定的利润。

值得一提的是,中海发展的资产负债率、融资成本、费用管控均为行业最优水平。

上半年,其资产负债率为53.7%,净借贷比率为28.4%,平均融资成本为2.9%,处于行业最低区间,分销费用与行政费用合计占收入的比例为3.8%,成本费用管控具备优势。

稳健的财务基本面与管控能力,让中海发展保持着行业领先的信用评级,成为唯一获标普全球、穆迪、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中两家给予A-评级的内房上市公司。

该等信用评级优势,既是资本市场对中海发展资金管道畅通、业务基本面稳健的认可,亦是对其抗风险能力的有力证明。

回顾十四五期间,房地产行业经历大的周期调整,行业大洗牌,但中海发展平稳穿越了周期。这意味着,中海的经营质量、抗风险能力得到了市场充分检验。

张智超提及很重要的原因是中海发展保持战略定力、强化战略引领性。对于未来的规划,一方面,中海发展将坚守长期主义,坚定成为卓越的国际化不动产开发运营集团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中海发展将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深化今天、明天、后天三大产业结构。

张智超介绍,销售型业务要牢牢占据市场第一的位置,持续做强做优持有型业务,还将构建全产业链、全业态的生态型业务,做强代建、建筑规划设计以及数字科技等业务。

而这些业务会充分跟主业相结合,支撑产品力、运营力以及创建新的商业模式,轻重并举,充分发挥中海发展的综合实力。

一切正如颜建国所言:“我们将一步一个脚印,让公司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