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上半年净利增超213%超中信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1986阅读 2025-08-30 08:01

Ai快讯 8月29日晚间,中信证券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泰海通”,601211.SH,02611.HK)“世纪合并”后的首份中报业绩出炉。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泰海通营业收入238.72亿元,同比增长77.7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7.37亿元,同比增长213.74%。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1.11元,同比增长113.46%;截至报告期末,总资产达到1.80万亿元,较去年末的1.05万亿元增加72.24%。

在“券商一哥”座次竞争趋于白热化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国泰海通157.37亿元的净利润规模超过了同期部分竞争对手,但238.72亿元的营业收入仍低于中信证券的330.39亿元。

业务方面,国泰海通上半年各项主营业务的营业收入全部实现同比正增长。财富管理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幅最高,达92.35%,上半年合计收入97.72亿元;机构与交易业务营业收入增幅超50%,达55.54%,合计收入68.61亿元;投资管理业务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加44.26%,实现30.78亿元;投资银行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0.47%,实现14.10亿元;融资租赁业务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1.09亿元;其他业务上半年收入6.42亿元,同比增加0.78%。

今年上半年,国泰海通的细分业务数据创下多个行业第一。融资融券余额1809.96亿元、IPO主承销家数7家、新申报受理项目25.5家、公司债主承销额2579.43亿元、香港市场完成再融资14家、中资离岸债券承销规模29.31亿美元、零售客户合计近4000万户等指标均位居行业首位。

具体来看各业务板块:

- 财富管理业务:境内个人资金账户数384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4%;君弘APP及通财APP平均月活1558万户,较上年增长10%;金融产品月均保有规模4530亿元,较上年增长13%;融资融券余额1809.96亿元。

- 期货经纪业务:国泰君安期货的期货成交额84.52万亿元,市场份额12.44%,其中商品期货成交额52.87万亿元,市场份额11.64%;报告期末,客户权益规模1472亿元,市场份额9.37%。

- 信用业务:净新增融资融券客户数2.64万户,同比增长61.0%;融资融券余额1809.96亿元,市场份额9.78%,较上年末提升0.61个百分点,排名行业第1位;2025年6月末,股票质押及约定购回业务待购回余额424.4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9.7%。

- 投资管理业务:华安基金、海富通基金、富国基金管理资产规模分别达到8225.06亿元、4976.56亿元、1.79万亿元,集团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规模7051.93亿元,均较上年末实现增长;完成硬科技投资项目37个,投资金额22.6亿元。

- 机构与交易业务:QFI股基交易额5.07万亿元,同比增长100%;道合销售通保有规模931.2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ETF做市交易规模同比增长125%,投资三大先导基金4.2亿元。

- 投行业务:境内证券主承销额7081.82亿元,同比增长19%;IPO主承销家数7家,新申报受理项目25.5家,公司债主承销额2579.43亿元,均排名行业第一;香港市场完成再融资14家;港股IPO递表项目数39个;中资离岸债券承销规模29.31亿美元。

分红方面,国泰海通披露的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显示,拟每股分配红利0.15元(含税)。今年7月,国泰海通已完成2024年度分红,每股分配红利0.28元(含税),分红比例超过48%(含2024年中期分红)。

对于上半年业绩的增长,国泰海通在2025年半年报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分部收入明显增长,一方面是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后,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另一方面是公司把握市场契机,全面推动零售、机构和企业三大客户服务体系建设。

国泰海通还表示,下一阶段将加快释放整合融合效能,持续提升核心能力。截至8月29日收盘,国泰海通A股收报20.97元/股,跌0.43%;港股收报16.29港元/股,跌1.39%。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