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靳文雨
作为户外休闲家具及用品制造的出口型企业,浙江永强(002489.SZ)在行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近日,该公司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其业绩表现备受市场关注。
从核心数据来看,浙江永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30.8 亿元,同比增长 3.34%;归母净利润 5.13 亿元,同比增长 0.88%;扣非归母净利润 3.15 亿元,同比增幅达 19.99%。
三项核心指标均实现正增长,尤其扣非净利润的两位数增长,一定程度反映出公司主营业务的经营韧性,在全球户外休闲消费需求逐步回暖的背景下,其产品矩阵的市场认可度仍在提升。
但深入分析财务细节,隐忧同样不容忽视。盈利端,该公司上半年毛利率为 21.81%,同比下降 0.84 个百分点;净利率 16.81%,同比下降 0.77 个百分点。毛利率下滑或与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海外物流成本变化有关,而净利率同步承压,也说明公司在费用管控上的成效尚未完全抵消盈利空间收缩的影响。
更为关键的是应收账款问题,截至 6 月末,该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达 5.39 亿元,尽管同比减少 22.79%,但该规模占同期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仍高达 116.62%。
对于出口型企业而言,高应收账款占比不仅可能延缓现金流周转效率,若下游客户出现经营波动,还将增加坏账风险,对公司后续资金链稳定性构成考验。
与过往数据比较,2024年浙江永强的营业收入为56.75亿元,同比增长17.33%,归母净利润4.62亿元,同比激增808.27%。不过2024年业绩受水云塘厂区拆迁补偿款等非经常性因素助力明显。
当年公司处置水云塘厂区取得政府征收补偿款1.77亿元,影响净利润增加1.45亿元,同时证券投资收益也较为可观,实现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68亿元。
这两项非经常性损益对业绩的增厚作用明显。若扣除这些非经常性损益,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的增长幅度相对会小一些。
而2025年上半年,其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51.69%,原因便是厂房征收补偿款减少,侧面反映拆迁款等一次性收益难以持续对业绩发挥推动作用。
乐居财经注意到,浙江永强在海外产能布局上动作频频。8月7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旗下公司在印尼共同投资设立子公司,注册资本为2300亿印尼盾,将围绕主营业务开展海外产能投资建设及国际贸易业务。
此前,公司在泰国也有投资设厂等动作。这些举措表明,浙江永强正在积极推进产能全球化布局,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应对贸易壁垒等问题,分散市场风险。
不过,海外建厂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当地的政策环境、劳动力素质、市场竞争等,都可能对公司的运营产生影响。
相关标签:
家居K线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