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模式升温,龙头企业扎堆赴港上市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7.7w阅读 2025-09-04 02:00

Ai快讯 近日,“A+H”上市热潮持续升温。9月3日,A股上市公司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其董事会已审议通过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议案。据《证券日报》不完全统计,自8月份以来,近30家A股公司披露了赴港上市进展,其中行业龙头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等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华南区上市业务合伙人彭金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政策端鼓励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简化A股上市公司的申请上市程序,加上港股市场更理想的估值、更佳的市场流动性及资金承接能力,为香港新股市场注入了动力。

此次筹划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覆盖多个行业,半导体、机械、医药、食品、传媒等均有涉及。其中,半导体行业公司数量最多,成为赴港上市“主力军”,医药、新能源、互联网营销等新领域企业也崭露头角。

半导体产业投入大、周期长,需要大量资金支撑研发、扩产等环节。而港股市场汇聚全球资本,能为半导体企业提供广阔融资渠道与长期稳定资金,还有利于企业推进国际化战略,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8月29日,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为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多元化融资渠道,吸引优秀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拟申请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新能源材料企业格林美8月25日公告显示,董事会同意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以满足全球化发展需要,推进全球化战略,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借助国际资本市场助力可持续发展。

全球消费品牌数字化管理公司广州若羽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冲刺港股IPO。近年来,该公司积极布局自有品牌、品牌管理、代运营三大业务板块,自有品牌业务占比逐年提高。赴港上市或成为其自有品牌开拓全球市场的有利契机,公司公告称,此举旨在提高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增强境外融资能力,符合总体发展战略及运营需要。

内地企业持续“走出去”,是选择赴港上市的重要原因之一,“A+H”双轨模式正成为中国企业叩开国际资本市场大门、加速国际化发展的高效途径。若羽臣相关人士表示,H股上市不仅是融资工具的升级,更是全球化战略的关键落子。通过政策红利、国际资本整合、资本运作灵活性等优势叠加,公司能更好地拓宽国际视野、对接和整合全球资源,在品牌“出海”、供应链全球化等方面建立长期竞争力,还能获得全球媒体和投资者关注,提升国际形象和品牌认知度。

8月20日,PCB(印制电路板)龙头胜宏科技向港交所递表,公司表示,此次寻求在港上市,旨在支持高端产能扩张、智能化升级、AI算力及其他前沿PCB技术研发,实现全球快速扩张需求,提升海外交付能力和对国际客户的服务深度,适应全球科技行业供应链变革趋势,巩固优势、夯实行业龙头地位。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华南区上市业务合伙人周芷淇表示,当前越来越多A股上市公司正积极利用香港这一国际融资平台,拓展全球资本、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出海”战略。随着“科企专线”等政策新措施落地,将有更多生物科技及特专科技企业赴港上市。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