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借院士与龙头打造固态电池创新联盟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东方财富 5.7w阅读 2025-09-04 06:16

Ai快讯 近日,格林美宣布与蔚蓝锂芯签署超高比能电池材料联合开发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目标明确,计划在1年内实现超高比能电池技术突破,3年内推动全固态电池等400Wh/kg以上超高比能锂电池的产业化,并将技术成果和产品推向市场。此前,格林美刚与全球能源材料领域顶尖科学家孙学良院士团队达成战略合作,将在固态电池用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开展深层次研发合作。

格林美董事长许开华表示,与孙学良院士团队的合作以及和蔚蓝锂芯的联合开发,标志着格林美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产业化领域的深度探索。与合作伙伴的创新联盟有利于共同加速开拓市场,推动公司成为全球固态电池前驱体核心供应商。

格林美与蔚蓝锂芯的合作渊源已久,2017年双方就签署了动力电池材料供货协议,此后格林美一直是蔚蓝锂芯在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NCM)的主要供应商。早在2019年,格林美就前瞻性地预判高镍化、复合化是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核心发展方向,并布局了超高镍9系、富锂锰基、镍锰尖晶石三大技术路线。目前,通过前沿技术,格林美已攻克多项行业难题,超高镍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富锂锰基前驱体实现吨级出货,首批产品交付国际消费电子巨头。

蔚蓝锂芯是全球固态电池的先锋布局者,其全资子公司天鹏电源是国内高端倍率型锂电池领先供应商。天鹏电源作为宇树科技的重要供应商,成为具身机器人厂商优先选择的电芯品牌,还获得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头部厂家的认可。据半年报披露,天鹏电源已率先发布新款具备量产能力的半固态圆柱21700 - 60HES产品,60HES体系突破350Wh/kg大关。

在技术方面,格林美通过纳米级保护膜技术,可降低固态电池正极与电解质的界面阻抗,提升电池充放电效率;调整富锂锰基材料锰元素价态,控制电压衰减率,保障电池稳定性和长寿命。蔚蓝锂芯建成的硅碳负极中试线与格林美超高镍前驱体形成性能互补,其布局的锂金属负极技术未来也可与格林美富锂锰基材料结合,助力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格林美相关负责人称,双方合作开启了“材料研发—性能验证—产业化落地”的协同创新路径,格林美依靠多年研发积累的技术成果,在固态电池产业链中赢得先机,成为下游电池企业研发固态电池的“优选搭档”。一位券商研究员认为,这种产业协同有助于双方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实现产品升级,还能拓展市场份额、提升盈利能力。

7月15日,格林美集团与孙学良教授团队达成战略合作,共同聚焦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核心技术攻关,破解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电池产业化难题。随着全球对新能源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需求增长,以及对电池性能要求提高,固态电池成为行业焦点,但“界面难题”成为其商业化的最大技术瓶颈。双方将重点关注正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的界面相容性、离子传输效率及结构稳定性等关键性能并进行升级改进。格林美的固态电池用正极材料将被用于固态电池样品开发,匹配多种固态电解质材料进行全面性能评估,解决“界面难题”。

许开华表示,通过协作创新,共同推动解决固态电池在成本、循环寿命及安全性等方面的核心问题,支撑新能源汽车等对长续航的刚性需求,为高安全领域提供可靠电源保障,奠定中国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的领导地位。

作为全球最大的高镍三元前驱体供应商,格林美构建了完整产业链,其高镍三元前驱体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为前沿技术开发提供了坚实平台。7月,格林美全球新一代超高镍9系三元核壳前驱体和首款超高镍9系四元核壳前驱体先后正式量产出货,两款前驱体产品月出货量已达5000吨。

(AI撰文,仅供参考)

来源:东方财富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