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发力提升支农支小服务水平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东方财富 1.4w阅读 2025-09-05 06:07

Ai快讯 日前,银行业金融机构陆续披露2025年上半年财报。报告显示,上半年银行业持续增强“三农”“小微”领域金融供给、积极改善普惠金融服务质效,实现了信贷投放同比多增。经济日报记者就银行业未来如何更好地为“三农”“小微”提供金融服务,采访了行业专家与业内人士。

“三农”是金融支持的重点领域。今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相关通知,提出深化“三农”金融体制机制改革等要求。在政策指引下,银行业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助力“三农”。

国有银行发挥主力军作用。中国农业银行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该行“三农”领域信贷投放快速增长,县域贷款在过去两年连续增量超万亿元的基础上增加9164亿元,总量达10.77万亿元。“惠农e贷”余额1.79万亿元,新增2979亿元,增速19.9%。在重点领域,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相关领域贷款余额1.24万亿元,增速23.7%;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相关领域贷款余额分别为2.70万亿元、2.44万亿元,增速分别为21.3%、8.5%,均高于该行贷款平均增速。农业银行副行长孟范君表示,该行持续延伸县域乡村金融服务渠道建设,下沉服务触角,完善网点布局,推进惠农通服务点提质升级,推广手机银行乡村版,加强流动服务补充,完善线上线下农村服务渠道体系,推进“三农”智慧银行建设,优化农户贷款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农业领域唯一的政策性银行,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发展银行北京分行今年1月至7月累计投放粮棉油贷款118.7亿元,余额353.4亿元,净增34.6亿元。农发行宁夏分行立足当地实际,上半年累计投放水利、耕地保护等贷款11.76亿元,新建52万亩、改造1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

农村商业银行在金融助农方面同样重要。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兰溪农商银行与农业农村局建立“农创客”信息共享机制,已为“农创客”提供信贷资金9781万元。永嘉农商银行开展以“星级信用村”创建为载体的整村授信工程,实现农户“最多跑一次”甚至足不出户就能获得贷款资金。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银行体系需要完善差异化金融服务体系助力“三农”,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大中小银行之间应调整支持“三农”的发展规划,倾斜金融资源,良性竞争、优势互补。

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金融监管总局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较快,余额35.99万亿元,同比增长12.31%,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这得益于政策推动,去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等联合相关部门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银行服务小微企业质效明显提升。

北京农商行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搭建“政府+银行+企业”三方联动的高效服务机制,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完善小微业务前中后一体化运行管理机制。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平阳农商银行深化党建联建,对接开展政银企三方座谈,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推广线上融资产品,截至目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7亿元。

农业银行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支持范围扩展到多个领域,自机制启动以来累计为270多万户小微企业授信4万多亿元,发放贷款3万多亿元。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普惠贷款余额4.24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客户数521万户。

江苏省已组织走访企业403万户,累计发放贷款1.9万亿元。6月末江苏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9.6万亿元,同比增长16.7%。江苏金融监管局将银行落实小微融资协调机制成效作为监管评价重要一环,鼓励银行优化绩效考核、增加专项费用,加大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幅度,今年以来,江苏省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较去年下降34个基点。

数智化是金融机构提升普惠金融效能的重要抓手。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推动普惠金融服务标准化、批量化、智能化,降低运营成本。

建设银行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7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80%;贷款客户366万户,较上年末增加30.45万户。建设银行副行长雷鸣表示,该行持续推进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升级,打造供应链产品服务体系,上半年累计为13.22万户链条企业提供6884亿元的融资支持。

邮储银行完善大模型等人工智能生态体系,“邮智”大模型适配吸收多款主流大模型,通过技术优化性能,增强多模态能力,开展230余项大模型场景建设。“邮你同赢”同业生态平台接入票据业务交易机器人“邮小盈”,“智能审贷助手”提升审贷效率。

农业银行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用数”能力,敏捷迭代风控模型,推进普惠零售贷款集中作业改革,创新风控模式,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智慧办贷为基层赋能减负。

董希淼认为,未来银行应借助金融科技,提升网点服务上云方式,优化客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主动对接多部门,加强数据共享,打通涉农数据融合应用通道,解决多方信息不对称、数据共享难等问题,降低金融服务成本。

(AI撰文,仅供参考)

来源:东方财富

相关标签:

银行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