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机器人板块午后冲高回落,截至14:04,机器人ETF基金(159213)探底回升涨0.33%,资金再度涌入机器人板块,机器人ETF基金(159213)盘中获1500万元净申购,近20日已累计获得超2亿资金重手增仓!
机器人ETF基金(159213)标的指数成分股涨跌不一,伟创电气涨超7%,博杰股份涨超6%,江苏北人涨超5%,大族激光涨超3%,云天励飞涨超2%,汇川技术、科大讯飞等微涨,步科股份、快克智能等回调。
【机器人ETF基金(159213)标的指数前十大重仓股】
截至13:52,成分股仅做展示使用,不构成投资建议
9月9日,有关部门在2025年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国家标准已经发布30项,正在制定的有84项,基本覆盖了基础软硬件、关键技术、行业应用和安全治理。国家标准委正全力推动15项人形机器人国标研制,下一步将重点攻关人形机器人安全、驱动技术、数据利用等标准。
据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预测,今年我国人形机器人销量有望突破1万台,同比增长125%;《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则显示,我国今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2.39亿元,占全球约50%。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预测,2050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超5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超50%。
人形机器人板块当前业绩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展示出高成长性,未来随着技术突破、成本下降、政策支持,板块逐步由概念催化迈向应用落地,成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布局人形机器人爆发前夜,可关注机器人ETF基金(159213),人形机器人含量超50%!(截至20250909,以成分股所属热门概念是否包括人形机器人为准)
【基本面:H1营收和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同增】
民生证券表示,2025年上半年人形机器人板块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同增。人形机器人板块共有64家上市公司列入统计,2025年上半年板块合计实现营收1122.08亿元,同比增长11.94%;实现归母净利润119.83亿元,同比增长21.23%。单季度来看,25Q2实现营收599.73亿元,同比增长11.44%;实现归母净利润66.21亿元,同比增长16.71%。
(来源于民生证券20250910《乘势笃行,静待花开》)
【成长空间:三重因素共振,推动人形机器人从“概念验证”走向“规模化生产”】
技术突破、成本下降与政策资本的支持,正加速推动人形机器人迈向规模化商用!天风证券表示:
技术突破:硬件核心部件如谐波减速器、高功率电机正在不断实现小型化与高精度升级,显著增强了关节灵活性和手部精细操作能力。软件上借助大模型推动的“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实现了“端到端”控制,使机器人能够在工厂场景中理解复杂指令、感知环境并作出相应动作反应。
成本下降:过去动辄上百万元的人形机器人价格,因核心部件本地化生产而显著下降,已进入数十万元甚至数万元区间;同时,企业通过供应链整合与标准化设计降低制造费用,并计划实现万台级交付,以规模效应进一步摊薄研发与固定成本,有望持续压降价格。
政策与资本共振:政策红利与资本注入力度正在持续增强。今年以来,多地将人形机器人纳入重点发展领域。杭州发布专项政策,将人形机器人整机、算法与核心零部件列入重点科研支持方向;北京市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存续期15年的投资基金,重点扶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国际范围内,近期优必选与国际投资机构Infini Capital签署了10亿美元战略合作协议,多家企业也完成新一轮融资。这些举措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研发资金和扩张保障。(来源于天风证券20250907《人形机器人产业或迎来产业应用拐点,重点关注产业链龙头奥比中光、柯力传感!》)
布局爆发前夕的机器人板块,可认准机器人ETF基金(159213),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成份股覆盖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包括但不限于上游硬件部分的传感器、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技床、磨床、设备等;中游系统集成的软件算法、系统研发、装配、控制系统等;下游应用层的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
截至2025/03/31
全球科技巨头/新秀全面下场布局人形机器人,行业量产奇点已至!全面拥抱人形机器人大时代,认准机器人ETF基金(159213),联接基金(A:024768,C:024769)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该指数结构与产业链环节高度契合,为投资者提供一键布局机器人及其产业各环节的投资工具。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本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来源:有连云
相关标签:
基金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