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靳文雨
8月刚过,公牛集团2025年上半年业绩一出炉,直接让不少投资者傻了眼——营收81.68亿元,同比降了2.6%;归母净利润20.60亿元,更是跌了8%!
要知道,这可是公牛集团多年来第一次打破“营收利润双增”的节奏,曾经一路向上的业绩曲线,今年上半年硬生生拐了个向下的弯。
往前扒扒数据更直观:2021到2024年,公牛营收增速最低也有7.24%,净利润增速更是没下过10%,哪见过这种“双降”的场面?这次业绩滑坡,核心问题出在老本行上——电连接和智能电工照明这两大支柱业务,居然同时掉链子了。
电连接业务收入36.62亿元,同比降5.37%;智能电工照明40.94亿元,同比降2.78%。要知道,自从2018年上市以来,这俩业务从来没在半年报里同时负增长过。这是两大核心板块首次在中期财报中同时出现负增长。
为啥老本行不行了?说到底还是房地产拖了后腿。今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跌了12.3%,公牛卖的开关插座、配电箱这些,都是房地产后周期产品,房子卖得少,需求自然跟着锐减。至于智能照明,虽说沾了智能家居的光,但行业卷得太厉害,价格战打疯了,LED照明产品均价直接降了8.7%,利润空间被压缩得死死的,想赚钱太难了。
不过也不是全没好消息,公牛的新能源业务倒是成了“救命稻草”。上半年新能源收入3.86亿元,同比暴涨33.52%,算是给冷清的业绩添了点热度。而且公牛动作不少:推了“天际”“微星”系列新充电桩,线上线下都在巩固领先地位;还盯着重卡、大功率场景搞商用充电桩方案,储能业务也在升级欧洲家庭储能产品,海外市场也在发力。
但问题也很明显:现在新能源业务才3亿多的规模,跟几十亿的传统业务比起来,根本撑不起整个集团的业绩,顶多算“潜力股”,还没到能挑大梁的时候。
更让人担心的是费用和运营效率。上半年综合毛利率42.33%,降了0.62个百分点;净利率25.26%,降了1.42个百分点。花钱的地方倒是没省——管理费用一下子涨了27.98%,花了3.91亿元。
可该投钱的研发却砍了,研发费用降21.56%,只剩2.86亿元。钱没花在刀刃上,运营效率也跟着下滑: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23年上半年的39.19次跌到26.34次,存货周转率从3.85次降到3.36次,资金和库存周转都慢了,这可不是好信号。
公牛自己也坦言,现在国际贸易规则变了,国内消费模式也在变,经营压力比以前大多了。曾经靠插线板、开关就能稳稳赚钱的“公牛”,现在也得面对传统业务下滑、新业务还没长大的尴尬。接下来能不能把新能源业务做起来,能不能把费用和效率理顺,恐怕是决定公牛能不能稳住“一哥”地位的关键了。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