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9月10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证券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挂着“参展商”“专业观众”证件的人群熙熙攘攘,其中不乏外国友人穿梭于各个场馆之间。
本届中国光博会为期3天(9月10日至9月12日),吸引了来自全球超3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3800家企业参展。八大主题展涵盖信息通信、精密光学、摄像头技术及应用、激光及智能制造、红外、紫外、智能传感、新型显示、AR&VR、光电子创新等众多板块。
2025年,光通信技术处于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关键节点,AI的快速普及与光网络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通信行业格局。万联证券研究所TMT行业首席分析师夏清莹表示,本次光博会众多行业领军企业参会,1.6T及以上高速光模块的创新技术突破及应用进程,以及AI产业链和AR&VR、新型显示、车载、机器人等重要应用场景中光通信、光学解决方案的创新应用方向,有望成为关注热点。
在通信器件模块展馆内,新易盛、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特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展示了最新产品。新易盛相关工作人员称,公司1.6T相关产品进展顺利,今年下半年开始逐渐上量,预计明年会进一步增加,目前3.2T产品已处于预研阶段,商用时间取决于市场及客户需求。
不同展区虽各有特色,但都充满浓厚的科技氛围。在“光+”应用论坛中,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谭瑶分享了“从海量数据到小样本精准洞察—AI在工业质检中的应用落地”主题。该公司基于自身成熟的3D视觉和AI算法技术,以及核心传统视觉模组产品能力,着手研发面向人形机器人等新型终端的视觉模组和解决方案。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光博会上首发水下激光雷达产品,开拓水下机器人蓝海市场。光峰科技创新中心副总经理李士杰介绍,该产品针对红外激光水下衰减严重、有效测距受限、环境光及浊度干扰复杂等行业难题,依托公司多年激光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为水下机器人量身定制,将突破水下感知性能瓶颈。
在AR眼镜体验区内,立讯精密、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小象光显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产品展示。立讯精密研发总监许国军表示,AI大模型会成为基础设施服务,AR眼镜是AI的完美载体,硬件小型化与性能提升、AI驱动的交互升级、生态系统整合、元宇宙与社交功能将是此类产品的演进趋势。
光博会作为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与展示窗口,汇聚了全球顶尖企业、科研机构与专业人才,促进产业资源集聚与技术交流合作,助力企业拓宽市场渠道,引领产业前瞻布局,推动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融入全球产业创新发展网络。
当下,光通信领域受AI算力驱动,800G光模块加速部署,1.6T光模块逐步成熟,LPO、CPO与硅光技术迈向规模化商用;AR/VR领域实现产业化突破,折叠光路与光波导技术分别主导VR和AR发展;激光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型,高功率、短脉宽技术推动国产替代,AI赋能全链路智能化;红外技术民用化爆发,探测器趋于微型化、集成化,并与AI深度融合。
夏清莹认为,随着更高速率光模块渗透率提升,高端光芯片需求将进一步增长,我国高端光芯片产品的关键核心技术亟待创新突破。同时,光通信在AR&VR、新型显示、车载等领域的应用会持续创新。AI+AR作为新硬件形态备受关注,有望成为撬动大众消费市场的突破口。
(AI撰文,仅供参考)
来源:瑞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