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年内40亿参与定增,分散浮盈可观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瑞财经 6438阅读 2025-09-15 04:34

Ai快讯 近日,私募参与定增市场热度显著回升。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9月9日,按定增上市日统计,今年以来超40家私募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合计获配金额近40亿元。按9月9日收盘价统计,私募整体浮盈接近44%。

从规模上看,中小型私募是参与定增的“主力”。在今年参与定增的41家私募中,管理规模5亿元以下的17家,合计获配金额11.01亿元,占比27.79%;5亿元至10亿元的5家,获配金额7.8亿元,占比19.71%;10亿元至20亿元的7家,获配金额10.22亿元,占比25.81%;20亿元至50亿元、50亿元以上的私募分别有8家和4家,合计获配金额占比分别为13.21%和10.49%。

涌津投资表示,2023 - 2024年定增市场冷清,公司出手谨慎,去年仅参与个位数项目,但2025年5月以来市场热度回升,公司择机参与定增,聚焦低估值、高折扣项目。沪上一位私募人士也提到,2020年以来,定增市场平均胜率始终在50%以上,且近两年再融资审核趋严,定增项目质量有所提升。随着市场整体回暖,中国优势产业持续彰显竞争力,具备折价的定增项目是重要投资方向。

在参与定增的行业分布上,成长赛道备受关注。截至9月9日,今年以来私募参与电子板块定增项目的获配金额达10.98亿元,占比达27.7%。私募扎堆参与电子板块定增,源于对中国科技产业的乐观预期。一位中型私募定增策略基金经理称,定增项目有半年锁定期,要把握投资机会需聚焦企业中长期成长性,中国科技产业发展提速,包括算力板块在内的诸多细分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AI应用前景广阔,相关科技企业定增项目是重点研究和参与方向。望正资产也表示,2023年以来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后续将研究和布局商业模式成熟、收入利润进入快速增长通道的标的,包括AI算力、AI应用等领域优质企业。

然而,在私募参与定增整体盈利可观的同时,内部分化显著加剧。私募排排网统计显示,41家参与定增的私募中,首尾浮盈比率差距达131个百分点,盈利最差的私募浮盈比率仅为4.28%。聚焦成长、标的分散配置的私募更具优势,如某家管理规模5 - 10亿元的私募,今年参与13家上市公司定增项目,累计投入5.42亿元,截至9月8日收盘浮盈达3.43亿元,整体浮盈率为63.27%,且并非靠单一股票实现高收益,投资领域覆盖多个成长板块。而重金参与单个定增项目的部分私募收获甚微,如某私募仅参与TCL科技定增项目,获配金额4.81亿元,截至9月8日浮盈比率不足5%。

对此,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坦言,在热点轮动节奏加快的市场环境下,应改变参与定增项目的策略,从重金入场等待增长转为注重参与节奏和行业选择。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称,今年越来越多私募通过“分散投资多个项目”降低单一标的风险,并结合锁定期安排、仓位调整、一级与二级市场联动等策略,平衡流动性与收益,部分管理人还运用工具对冲市场短期风险。随着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基本面修复,定增市场有望持续回暖,但在此过程中须锚定成长赛道,跟随市场灵活调整。

(AI撰文,仅供参考)

来源:瑞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