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行业稳步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5.3w阅读 2025-09-17 00:32

Ai快讯 本报记者肖伟报道,9月初的长沙依旧燥热,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广场热闹非凡。一台直径12.49米的土压平衡盾构机矗立中央,银灰色机身泛着金属光泽,机身上“webuild”的红色字样格外醒目。这台设备是铁建重工自主研制的专属设备,也是其出口欧洲最大直径盾构机,将参与罗马尼亚锡比乌至皮特什蒂高速公路3号标段隧道工程建设。

今年以来,在内需与外需共同拉动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释放出复苏反弹的积极信号,正从前期调整期稳步迈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与此同时,面对国际贸易市场的不确定性,上市公司通过本土化布局与产品升级,在海外市场展现出强劲韧性,为行业增长注入动力。

多因素促使行业回暖。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1 - 8月,挖掘机共销售154181台,同比增长17.2%,其中国内销量80628台,同比增长21.5%,出口73553台,同比增长12.8%;平地机共销售5650台,同比增长5.25%,国内销量1023台,同比增长33.6%,出口4627台,同比增长0.54%。某券商工程机械行业分析师表示,国际、国内基建投资回暖传导至工程机械需求端,市政更新、交通补短板等项目集中开工,拉动了土方机械销量增长。

行业复苏态势在头部企业业绩报表中得到进一步印证。徐工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头部企业中报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均有增长,反映出企业产品结构优化与成本控制的成效。分析师称,一方面钢材价格回落增厚了企业利润空间,另一方面企业持续创新,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推动盈利水平改善。业内认为,行业复苏有两大动因,一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大量资金涌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启动和推进;二是设备更新周期已至,2025年及后续几年有望迎来大规模设备更新潮。

应用场景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新应用场景的拓展为工程机械行业打开了增长空间。今年以来,工程机械企业跳出传统基建领域局限,在新能源、矿业、工业、农业制造等领域持续渗透,形成“传统场景稳盘、新兴场景增量”的格局。铁建重工董秘李刚表示,公司助力国家水网主骨架建设和综合机械化采矿项目,提供先进智能化掘锚装备,推动煤炭和矿山产业转型。今年二季度,公司新签合同及中标金额45.89亿元,同比增长12.42%。

市政工程领域的城市更新拉动了中小型工程机械订单需求,国内多个城市更新项目带动6吨级至15吨级挖掘机、小型装载机销量增长。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国内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快速增长,带动大型起重机、特种挖掘机等定制化设备需求爆发。在甘肃崇信黄寨二期项目现场,三一重工大型起重机发挥重要作用,该项目具备自研、自产、自建特点,拥有全产业链技术优势。此外,三一海洋重工一次性发布全球首款65吨级储能正面吊与全球首款50吨纯电储能正面吊,其先进电控泵可避免能量浪费,满足储能项目对设备续航的严苛要求。

工程机械企业还在加速“出海”进程。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基建需求持续释放,成为出口增长主力;欧洲、北美市场凭借产品升级实现结构性增长。企业通过“本土化布局 + 产品升级”打开增量空间。恒立液压在美国、欧洲、日本设立研发中心,2025年上半年墨西哥工厂正式投产,增强了供应链韧性,实现从“卖产品”到“本地化服务”的跨越。广西柳工在多地设立海外制造基地、研发机构和营销公司,通过近400家经销商为海外客户提供服务,构建了完善的国际服务体系。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曹二保教授表示,2025年以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产销复苏、场景拓宽推动下正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内需市场修复,到新场景拓展,再到海外市场本土化突破,行业增长的确定性不断增强,未来有望在新一轮增长周期中实现“量稳质升”,进一步巩固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