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兴业科技(002674.SZ)发布公告称,已与苏州能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共同投入资源,研发基于天然皮革、生物基础材料的柔性电子皮肤技术,该领域结合了传统皮革工艺与前沿电子传感技术,具有跨学科创新属性。
根据协议内容,兴业科技将依托其在天然皮革、高生物基再生皮革及环保材料领域的研发与生产优势,负责提供符合柔性电子皮肤需求的基材;苏州能斯达则发挥其在传感器技术领域的专业能力,主导传感器与生物基材料的集成设计。双方计划通过技术融合,孵化出具备高灵敏度、生物兼容性和环境适应性的柔性电子皮肤产品,覆盖从原材料开发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
应用场景方面,合作成果将优先拓展至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汽车座椅方向盘、消费电子智能穿戴设备等高端领域,同时覆盖传统皮革制品如鞋履、箱包的智能化升级。以人形机器人为例,柔性电子皮肤可实现动态压力感知与温度监测,提升人机交互的精准度;在汽车领域,其生物兼容性材料可降低过敏风险,满足健康驾驶需求。
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兴业科技营业收入中,牛皮革行业占比98.87%,此次跨界合作被视为其向高科技材料领域转型的重要布局。截至公告发布日,公司市值约42亿元,合作方苏州能斯达在柔性微纳传感技术领域已积累多项专利,双方通过品牌与客户渠道的互补,预计将加速技术成果的商业化进程。
技术层面,柔性电子皮肤需突破多物理场耦合监测、纳米材料制备等关键难题。例如,MXene/石墨烯复合水凝胶材料可实现应变与温度的同步感知,灵敏度较传统材料提升4.4倍;电场驱动微3D打印技术可将铜电路线宽压缩至2.4μm,透光率达87.65%,适用于复杂曲面部署。这些技术突破为产品在航空蒙皮、风电叶片等极端环境下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市场分析指出,全球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222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的订单量在2025年已呈现10倍级增长。兴业科技与苏州能斯达的合作,通过材料创新与传感技术融合,有望在高端装备健康管理、消费电子智能化等领域占据先发优势,推动产业链从“事后维修”向“预测性维护”升级。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