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9月26日,港股显著回调,三大指数午后加速走低。截至收盘,恒生科技指数跌2.89%,恒生指数跌1.35%,国企指数跌1.49%。
盘面上,科技股集体退潮,大市再度承压。小米大跌8%,京东跌3.7%,快手、阿里巴巴跌超3%,百度、网易、美团跌近2%,腾讯跌约1%。此外,因特朗普表示10月1日起对任何品牌或专利的医药产品征收100%的关税,生物医药股集体下跌,创新药方向跌幅明显。芯片、稀土、苹果概念、新消费、券商等行业也均有明显下挫。不过,风电储能概念表现强势,银行股逆势大涨支撑大盘,军工、机械股有所跟涨。
整体而言,港股近期涨势较为依赖科技股热度,难以形成全面共识,多空继续分歧。尽管今日恒指向下回调,再度逼近26000点关口支撑,但全天成交依然达3236.74亿港元,资金面展现承接意愿。沽空方面,今日总沽空金额为370.19亿港元,相当于恒指成交额的11.44%,仍高于短线均值。阿里巴巴 - W、小米集团 - W、腾讯控股沽空金额位居前三,分别为40.96亿港元、34.91亿港元、22.44亿港元。
行情层面,今日科技方向全面熄火,AI、机器人、芯片等板块齐跌,市场尽显恐高心态。同时,银行、军工、核电等蓝筹股逆势表现,反映部分资金避险需求。不过,自9月以来,科技股在当前市场中的地位特殊。中金公司此前表示,目前基本面改善的路径具有一定门槛,近期数据显示经济动能加速减弱,行情仍以流动性驱动的结构性牛市为主。而目前仅科技成长方向拥有较多积极催化,包括全球AI革命性发展、科技竞赛、国产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创新药BD大单、国产半导体和芯片等多维度机会涌现。据港交所信息,摩根大通席位对阿里巴巴 - W(09988.HK)的持股比例于9月22日从6.81%升至12.29%,表明多头实际正在加速涌入科技资产,其短线整理后的修复机会仍值得观察。
A股今日同样震荡调整,创业板指盘中跌超2.5%。沪深两市成交额2.15万亿,较上一交易日缩量2242亿,全市场超3400只个股下跌。不过,近期多家券商陆续发布2025年四季度A股策略报告,整体对后市持相对积极态度,认为上涨行情尚未结束。在投资方面,建议在聚焦科技成长主线的同时,也关注部分周期品种行情以及景气度改善的方向。
政策层面,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指出要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对港股而言,由于亏钱效应显著增加,叠加科技股陷入调整,多头信心面临考验。但综合各方观点,后市走强仍有一定基础和逻辑。建银国际分析称,美联储降息落地后,部分落后蓝筹股显著补涨,通常是短期行情进入尾声的标志。考虑到8月经济数据偏弱,成为短期内制约市场的因素。市场若要进一步上行,仍需新的催化剂驱动。短期内建议适度获利了结,控制仓位,等待新的催化因素出现。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股市行情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