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见习记者 黄冬艳 广州报道
赴港上市热潮下,企业如何乘风而起?9月26日,台风“桦加沙”已过境广东,但一场关于香港资本市场的“知识风暴”却在广州掀起。
当日,第一届“大成大湾区资本市场论坛”如期举行,来自金融机构及境内外知名律所、咨询、审计等企业上市中介机构的300余位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香港上市的最新政策、市场趋势与实操案例等展开了深入探讨,共同为企业赴港上市厘清路径、展望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区域,承担着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和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历史使命。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出于企业发展、融资等方面的需要,中国企业“走出去” 拥抱国际资本市场,正迎来全新机遇与挑战。
为帮助更多企业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获得更大发展,“大成大湾区资本市场论坛”应运而生。
本届论坛在广州市律师协会指导下,由大成律师事务所主办,广州律协证券法律专业委员会、大成资本市场专业委员会及大成广州分所承办,星岛新闻集团为支持媒体之一。与会嘉宾除了上述单位相关负责人,还有中金公司、广发证券、瑞凯集团、德勤中国、民银资本、CIC灼识咨询、香港麦家荣律所、美国德汇律所、清科国际、中湾国际、离岸律所等资深行业专家。
在论坛开幕致辞中,大成律师事务所主任、董事局主席袁华之回顾了大成33年来的发展历程。广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颜勇对大成在专业领域的贡献予以肯定。大成董事局董事、广州分所主任郑城则对与会嘉宾表示感谢,并指出此次论坛是资本市场服务领域的一次盛会,随着国家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中国资本市场也将迎来更稳健的发展。
在主题演讲环节,9位来自金融、审计、律所等领域的专家从多角度剖析港股上市的重点与难点,内容涵盖前期准备、投资者沟通、常见问题应对等,被与会者称为“港股上市避坑指南”。
中金公司保荐代表人周斌与广发证券(香港)企业融资部董事刘珀豪系统介绍了香港上市的政策要求和流程要点,强调企业持续盈利能力、业务成长性及股权稳定性等核心审核要素。
Dentons香港合伙人吴君栋、德勤中国总监林景毅则结合案例,分析了企业赴港上市常见挑战及常见财务问题,如企业数据管理合规、信息披露、股权激励计划处理等。
瑞凯集团亚洲中国区主席、首席执行官刘浩然从宏观视角出发,强调公司上市后的发行与后市管理同样重要。
另外,大成资本市场专委会相关负责人郭黎耀、张祥发、吴家雄、杨金柱等重点聚焦港股18A、18C章节规则,以及境内企业在香港等境外市场上市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监管重点问题,为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针对性指引。
除主题演讲外,论坛还设置了三场圆桌讨论,嘉宾们围绕赴港上市的企业画像及路径、香港上市中介机构的作用及关注点、香港上市热潮的机遇与挑战等议题展开对话。
民银资本投行部总经理薛重认为,港股市场回暖得益于几个方面,如过往几年港股估值偏低,而来自于内地的优质企业资产涌入带来了估值提升,另外,美国进入降息周期使得包括港股市场在内的非美资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全球资金回流。
CIC灼识咨询刘立鹤重点分析了近几年港股医疗医药上市企业的发展情况,并表示中国创新药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全球市场中都已不可忽视,且这种能力不会因市场的波动而消失,在市场向好的基础上,生物医药企业的港股IPO将逐渐加速。
清科国际股权市场部负责人李辉则提醒,将资金成分拆解可发现,今年以来千亿规模的港股IPO大部分集中在大型企业,而中小型企业的募资仍面临一定难度,但再融资空间依然存在,关键在于做好市值管理、业绩管理等。
此外,香港麦家荣律师行高级合伙人赵志鹏、美国德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韩维娜、德勤中国华南区上市业务合伙人袁永恒、中湾国际融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仲威,以及大成多家分所代表也参与了讨论,贡献多元视角。
论坛最后,大成高级合伙人、资本市场专委会牵头人于绪刚总结表示,希望将“大成大湾区资本市场论坛”打造为一个专属资本市场从业人士的持续学习平台,以更好服务上市企业与行业生态。
来源:星岛环球网
相关标签:
星岛环球网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