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今年前8个月,我国保险业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原保险保费收入达4.8万亿元,同比增长9.6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万亿元,同比增长3.65%;人身险保费收入3.8万亿元,同比增长11.32%。
市场保险需求旺盛,加上9月预定利率下调推动人身险需求提前释放,成为人身险保费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今年初,保险行业保费曾出现负增长,但自3月起,随着人身险保费探底回升,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重回正增长,且增速逐步扩大。
数据显示,8月保险业实现原保费收入5914亿元,同比增长35.61%,增速较7月提升15.9个百分点。其中,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4796亿元,同比增长47.25%,环比增速提升21.2个百分点。从前8个月整体表现来看,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97万亿元,同比增长14.05%;保户投资新增交费(万能险为主)4588亿元,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129亿元,均同比持平;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合计实现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784亿元,同比增长2.38%。
东吴证券分析师孙婷、曹锟等认为,8月人身险公司保费增速达短期高峰,主要受预定利率下调背景下旧产品“炒停”因素带动,9月以后保费增速预计将逐步回落。预定利率调整后,未来新业务结构或将加速转向分红险,行业负债成本有望持续优化。
财产险方面,前8个月原保险保费收入达1万亿元,同比增长3.65%,增速较7月有所下降。具体来看,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6006亿元,同比增长4.32%,在保费中占比49.22%。非车险中,责任险保费同比增长3.6%,农业保险同比增长2.88%,健康险同比增长8.87%,意外险同比增长12.82%。
在人身险行业保费快速增长的同时,产品结构也在快速调整。今年以来,在预定利率持续下调的背景下,保险公司大力发展浮动收益型产品,丰富分红产品体系,分红险占比持续提升。上半年,中国人寿个险渠道分红险占个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比重超50%,成为新单保费重要支撑;中国太保寿险上半年分红险新保期缴规模保费大幅增长,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提升至42.5%,其中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达51.0%。
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浮动利率产品占比,已成为行业共识。原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第二届人身险50人高峰会上表示,长期保险业务是人身险业应对老龄化挑战的核心优势,但需关注利率波动风险。应对低利率挑战需从负债端、资产端及“死差、费差、利差”三差全方位入手,寿险公司不能单纯依赖投资解决利差损问题。
分红险具有“低保底+高浮动”特点,对保险公司而言,可通过与被保险人共担投资风险降低刚性兑付成本,缓解利差损风险。在利率持续下行背景下,分红险的浮动收益设计逐渐展现市场潜力。市场分析认为,分红险预计将为行业全年保费收入贡献主要增速,在监管引导和险企主动性转型下,人身险公司负债成本有望逐步下降。此外,随着未来分红险保费收入增长,叠加新会计准则实施,有利于提升险企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需求。
(AI撰文,仅供参考)
来源:瑞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