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9月29日,港交所披露,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贝达药业(300558.SZ))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贝达药业第三次启动港股上市计划。早在2021年2月和12月,公司曾两度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招股书,但均未成功。
招股书显示,贝达药业是中国创新药研发行业的先行者与引领者,已从专注创新药发现与研发的生物科技公司成功转型为行业领先、盈利良好的生物制药公司。公司打造了自主研发、市场拓展、战略合作与生态圈建设“四驾马车”协同驱动的一体化平台,至今已成功推出八款商业化产品,其中多项产品实现“中国首个”突破。
自2011年首款产品上市当年起,贝达药业连续多年实现盈利,稳居中国创新药企前列。自2003年成立以来,公司始终致力于研发用于治疗肿瘤的新型药物,以应对肺癌及其他主要癌症领域中亟待解决的临床需求。
在研发模式上,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与战略合作相结合,构建了涵盖关键肺癌靶点(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的全面药物管线,在创新靶向肺癌治疗领域确立领先地位。同时,公司不断拓展至高潜力治疗领域,如乳腺癌、肾癌、血液学和眼科等。公司已成功转型为“平台型制药企业”,构建了整合成熟商业化能力、完善药物发现与研发能力、前瞻性业务发展布局以及充满竞争力创新生态圈四个核心支柱的强大且可扩展平台。
借助该平台,公司建立了丰富的药物管线,已实现八款药物商业化,其中包括五款创新药物(即埃克替尼(凯美纳®)、恩沙替尼(贝美纳®)、贝福替尼(赛美纳®)、伏罗尼布(伏美纳®)和泰瑞西利(康美纳®)),一款生物类似药(即贝伐珠单抗注射液(MIL60╱贝安汀®)),两款合作经销产品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安瑞泽®)和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奥福民®)。
通过“商业化×研发×战略合作×生态圈”四驾马车驱动,公司通过多轮不同阶段的增长,不断拓展研发管线和治疗领域,包括全面覆盖的肺癌管线、肺癌以外的其他恶性肿瘤领域管线以及非肿瘤相关疾病管线,聚焦各个临床需求未被满足、具备广阔市场的重大疾病领域。
财务方面,于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贝达药业实现收入分别约为23.77亿元、24.56亿元、28.92亿元、17.31亿元人民币;年度利润分别约为1.25亿元、3.34亿元、3.87亿元、1.31亿元人民币。
(AI撰文,仅供参考)
相关标签:
智通财经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