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近日,继淘宝加速出海,在全球20个站点同步启动“双11”后,阿里旗下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赶在“双11”之前,与天猫进行系统打通,为天猫品牌零门槛增加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五个海外市场。Lazada总裁千城接受《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记者采访时确认了这一消息,该项目被命名为“一键轻出海”。
据悉,天猫商家只需在后台报名,经天猫小二筛选,符合条件的商家即可开放系统对接。随后,Lazada的品牌商城LazMall里将生成一个与天猫店铺一模一样的店铺,商品、库存、营销、优惠等都会同步更新。“‘一键轻出海’所谓轻,是系统级打通,商家的体感是店零成本开在Lazada。”千城介绍,商家仅需供货至国内中转仓,后续的多语言客服、广告投入、国际运费均由Lazada负责,商品出境后的跨境退货成本也由平台全额兜底。
事实上,Lazada与天猫打通,“一键轻出海”背后,是阿里系电商多个业务加速推动出海。此前,淘宝出海将“双11”推向全球,今年以来速卖通亦加速推动中国品牌出海,日前更宣布对标亚马逊竞争。
东南亚一直被认为是国内品牌出海第一站。根据墨腾创投《2025东南亚电商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东南亚电商市场规模达1284亿美元,其中Shopee、Lazada与TikTok Shop已在东南亚合计超过80%市场份额,形成三足鼎立格局。2016年阿里巴巴开始控股Lazada,2017年真正的改造运动开启,来自淘宝、天猫、技术、物流、产品等阿里核心人员大量外派东南亚六国。2018年,Lazada在东南亚最早推出商城业务LazMall,客单价相对最高,品牌商品购买的用户渗透率也最高。千城认为,Lazada是最早把品牌化作为核心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平台,此次的“一键轻出海”则是品牌战略的再进一步。
坚持“品牌化战略”来源于Lazada对东南亚市场的持续洞察。“东南亚7亿人口中,有1.5亿中产人群具备品质消费需求,但这1.5亿人群中电商渗透率并不高。”千城分享的数据显示,“东南亚电商中品牌电商的GMV渗透率最高30%,低的只有10%。”因此,阿里巴巴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坚持推进商城业务。千城还特别强调,Lazada眼下讲的并非单独的中国品牌出海东南亚,而是全球品牌进口Lazada的故事。在日常销售中,Lazada正全面转向以品牌化为核心的Mall商城模式,在搜索推荐、站内流量分配等机制中,优先向具备差异化竞争力的品牌商品倾斜,让优质供给自然获得更高曝光与排序。
对于商家来说,“一键轻出海”包含系统打通和组织协同两个关键维度。系统打通通过天猫与Lazada的底层打通和AI能力,自动将商家在天猫的店铺、商品、库存、营销等完整镜像到Lazada LazMall,生成实时同步的“双胞胎”店铺;组织协同则由天猫行业小二基于对品牌的日常运营关系,在服务中自然发起出海建议,既提升信任度,又大大提高落地效率。在商家侧的体感也非常“轻”,一个海外订单产生,商家只需将商品发到国内的指定仓,整个过程与国内消费者没有区别,后面面单改写海外面单,海外物流费用、逆向退换、客诉服务等均由平台承担。
一些天猫上的知名品牌已经在Lazada率先跑通。韶音作为天猫骨传导耳机的第一品牌,最早用跨境小包直邮方式试水,很快在Lazada跑出爆款,有了确定性销量后转向本地备货,现在90%以上的订单都是本地履约。彩妆品牌卡姿兰则从跨境更进一步进行了本地化产品定制,针对东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和女性消费群体偏好,Lazada协助品牌研发适配本土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成功打造爆款黑磁散粉。
不过,阿里电商系加速推动出海业务并非Lazada一个。今年以来,淘宝不断加速出海,大力推广“一键卖全球”轻量化出海方案;速卖通明确宣布要帮助品牌商家以在亚马逊一半的成本,在重点市场实现更高成交;1688也在今年年初宣布走向全域,进军海外。表面上看,阿里多个业务加速出海更多是应对激烈的外部竞争,与此同时也难以避免形成内部竞争。千城表示,与其他业务相比,Lazada专门做东南亚市场,这是很大区别,目前看协同更多,而不是竞争。Lazada的“Lazada Brand Co - Pilot(Lazada品牌出海副驾)”模式最大的特点,是明确出海店铺运营的主驾驶权始终在品牌商家自己,而Lazada则为商家更稳、更快、更智能地出海提供保障护航,负责提供商家所需的本地化洞察和智能化的全链路赋能。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