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股涨超100%,市场行情持续火爆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瑞财经 6742阅读 2025-10-09 00:30

Ai快讯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目前,2025年国庆档总票房已突破18亿元。《志愿军:浴血和平》《731》《刺杀小说家2》《浪浪人生》《震耳欲聋》暂列票房前五,且各片档期票房均超1亿元。

国庆假期最后一天,电影市场依旧火热。今年国庆档呈现“无绝对龙头”的新特征,头部影片票房差距不大。业内人士认为,这预示着中国电影市场正走向成熟,观众不再盲目追捧大制作和流量明星,而是更注重内容质量和情感共鸣。

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表示,在国庆档的有力推动下,2025年中国电影全年总票房已超过去年全年,标志着电影市场进一步复苏。

记者注意到,今年国庆档电影背后几乎汇聚了国内主要影视上市公司。节前,影视板块已出现明显升温迹象。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横店影视收盘涨停,华策影视上涨5.57%,光线传媒、北京文化等小幅跟涨。

梳理今年A股电影概念股,幸福蓝海、光线传媒、欢瑞世纪的股价年内表现亮眼,分别累计上涨149.4253%、107.48%和101.23%。从业绩预期看,光线传媒、横店影视等多家公司的净利润有望翻倍。

今年电影市场热闹非凡,产业投资风向也发生了变化。一系列动画电影的成功,促使头部电影上市公司加大对动画电影的资源投入。光线传媒组建了业内领先的动画制作团队,该团队已成为公司人数最多的业务单元;万达电影将动画电影作为布局重点,连续多年参投《熊出没》系列并获得较好票房收益。从多家相关上市公司的储备片单来看,动画电影占据重要地位。

不仅动画电影受资本青睐,今年以来,随着电影市场向好,电影投资日趋多元化。剧情、历史、合家欢等题材受欢迎,与社会热点结合的现实主义题材以及强喜剧属性作品也受到资本关注。

影视资本同时涌向内容和体验两大维度。沉浸式体验作为电影产业新兴发展方向,掀起了新的投资浪潮。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研究员孙佳山认为,3D、4D观影体验以及与增强现实技术结合的文旅体验项目,是电影产业发展外溢效应的体现,从投资角度看,电影项目选择更宽泛,能释放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效能。

国庆期间,全国多地通过电影与文旅、餐饮消费联动互促,带热服务消费市场。中国电影从“单点爆款依赖”走向“全链价值驱动”,吸引了越来越多跨界新资本在全产业链协同发力。在浙江湖州,观众凭电影票根可享受景区门票减免、餐饮专属折扣、购物满赠等优惠,当地还以电影为主线打造差异化主题游路线,实现银幕流量与文旅发展双向赋能。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不再只靠“卖票赚钱”,而是以银幕内容为核心,将价值延伸到观影之外。今年春节档大火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仅票房超150亿元,还撬动了可观的衍生价值,包括潮玩、文具等多个大类。

一些头部电影公司的产业链延伸升级为“内容IP化、场景多元化、运营协同化”的生态构建,降低了内容制作与渠道投放成本,打开了盈利空间,也为观影者带来多重体验。

新资本跨界入局为电影市场注入新动能。来自互联网、金融、游戏、科技等多个行业的资本进入电影市场,带来各自行业特色和优势。同时,新资本带来商业模式全面创新,电影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包括流媒体播放权、海外发行权等。这种多元化收入结构降低了投资风险,提高了投资回报率。《哪吒2》让衍生品相关商家获利,《浪浪山小妖怪》的XR体验项目入驻商场,虚拟制片技术缩短《流浪地球3》拍摄周期,这些市场变化背后都有“新投资”的身影。

(AI撰文,仅供参考)

来源:瑞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