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高质量发展的辩证法故事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4603阅读 2025-10-13 06:56

Ai快讯 近日,在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中国中车首次展出时速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其低速时通过橡胶轮走行,时速达150公里后橡胶轮收起实现悬浮运行。今年年中,在湖北,CR450动车组样车达速每小时450公里,车厢内十分安静,全球最快高铁列车成功达速。

从无到有,中国高铁发挥规模效应,实现产业破局。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新干线时,中国还在研发升级蒸汽机车、内燃机车,比中国早了44年。2004年1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出台,提出建设“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络。大市场引来八方客,中国中车通过合资合建,博采众长学习先进技术,同时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理念。2007年和谐号动车组列车正式上线,中国在全球轨道交通市场崭露头角。“十四五”以来,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近4万亿元。截至去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突破4.8万公里,覆盖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成为全球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投用标准组动车组列车超4800列。中国中车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产品远销30余个国家和地区。

从有到优,中国高铁坚持以质取胜,开启自强之路。中国中车自主研发,没有测试平台就自己开发,买不到网络芯片就自己研制,钢轨不达标国内钢企联合攻关。最终,复兴号动车组采用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历经多次试验和计算,复兴号在全球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商业运营,标志着中国铁路装备技术达到领跑世界水平。目前,中国铁路已主持或参与制定超过300项国际标准,国际铁路联盟高铁领域全部13项系统级标准均由中国铁路主持制定。近年来,中国中车坚持年均超百亿元的研发投入,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国际业务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果。今年3月,研制出中国高速动车组空气动力学智能化仿真大模型;研发碳纤维地铁列车和氢能源(混合)动力机车;雅万高铁开通运营满一年,匈塞铁路首列动车组亮相,成功中标迪拜地铁蓝线项目,2024年国际业务新签订单约472亿元,刷新历史纪录。

从优到强,中国高铁统筹质与量,实现更大发展。当前中国高铁里程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CR450动车组不仅跑得快,而且更智能、更绿色。透过中国高铁看中国制造,实体经济压舱石越筑越牢,规模持续扩大,水平不断提升。透过中国制造看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实现量增质升,2024年经济总量突破130万亿元,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2024年,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第十一位,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位居世界第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情点赞高铁,称其是我国装备制造的一张亮丽名片。中国高铁坚持以质取胜和发挥规模效应相统一,把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只要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中国经济定能化危为机,行稳致远。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