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中新网成都10月14日电 近日,在“万千气象看四川”四季度集中采访活动中,中新网记者走进一汽 - 大众成都分公司生产车间,见证了这家汽车工厂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时刻。
该汽车工厂成立于2009年5月,如今这里最快56秒即可产出下线一辆新车,新一代工业机器人繁忙工作,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将质量控制前移。13日,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紧张工作。
汽车产业是成都的支柱产业之一。除一汽大众外,成都还集聚了一汽丰田、沃尔沃、中植一客等整车制造企业,拥有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新汽车配套企业,以及博世底盘等560余家零部件配套企业。2025年1月至5月,成都市汽车产业整体稳中向好,全市汽车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26.7亿元,同比增长21.1%,汽车总产量达34万辆,同比增长29.4%。
为推动成都车企智能转型,今年8月,成都经开区管委会、中国一汽集团、大众汽车集团公司共同签署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以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发展变革为契机,携手在成都打造覆盖“研产供销”全价值链业务布局的汽车企业。
一汽 - 大众成都分公司产品管理部SUV车型产品经理李果介绍,企业正以生产线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核心抓手,通过实质性投资推动制造体系向智能化、数字化和柔性化全面升级。企业大规模引入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或老旧设备,提升了焊接、涂胶等工艺的精度与一致性;引入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实现对车身尺寸、漆面质量的全自动、高精度在线检测,将质量控制前移。这些设备更新项目直接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是“促投资”立竿见影的关键领域。
当前,从智能化的汽车工厂到机器轰鸣的在建工地,成都各个项目建设现场都涌动着实干快干的建设热潮。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成都市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573个,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居中西部城市第一。眼下正值冲刺四季度的关键节点,成都正以一个个实体项目,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鲜活答卷。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