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10月22日,港股再度承压转弱。截至收盘,恒生科技指数跌2.3%,恒生指数跌0.94%,国企指数跌0.85%。
盘面上,大型科网股集体低迷,网易跌4.4%,快手跌2.38%,阿里巴巴、百度跌2%,京东、腾讯跌超1%,美团、小米皆有跌幅。黄金股明显下挫,生物医药股高开低走,保险、券商、煤炭、钢铁等蓝筹股转跌,苹果概念、手游、汽车等板块也纷纷走低。不过,航空股再度活跃,教育、石油、基建等行业相对活跃。
整体来看,港股短线反弹至26000点一线遇到抛压,行情再度反复。今日恒指全天成交2275.36亿元,成交额同比跌至近两周低点,交投遇冷背景下场内资金存量博弈。沽空方面,今日总沽空金额为287.34亿港元,相当于恒指成交额的12.63%,显示空头再度加码。泡泡玛特、阿里巴巴 - W、腾讯控股沽空金额位居前三,分别为17.23亿港元、16.88亿港元、11.66亿港元。
此前驱动港股大市反弹的科技股出现颓势,减弱了部分反弹动能。而金融、能源等防御性板块仍有资金关注。近日新华保险、人保财险、中国人寿相继发布业绩预增公告,业绩超预期催化下,保险股行情不断升温。短线而言,市场情绪虽有所回暖,但缺乏增量资金带动始终制约反弹热度。
不过,高盛最新研报称,中国股市将进入更为持久的上涨阶段。近期海外机构纷纷看多中国资产,高盛预计部分关键指数到2027年底将有约30%的上涨空间,主要由12%的盈利趋势增长和5% - 10%的进一步重估潜力推动。该行分析师认为持久牛市的理由包括需求端刺激与新的五年规划相结合,有助于增长再平衡和缓解内部风险;人工智能正重塑盈利格局,AI资本支出对利润的提振正在兑现;中国股票相对全球股市仍存在深度折价,潜在的中国资产再配置资金规模可达数万亿美元。随着牛市的展开,宏观风险仍可能引发阶段性回调,但主导心态应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
同日,A股呈现弱势震荡态势。沪深两市成交额1.67万亿,量能进一步萎缩,较上一交易日缩量2060亿,自8月5日以来首次跌破1.7万亿。但数据显示,10月9日以来的5个交易日,全市场ETF累计净流入近900亿元,其中股票型ETF和跨境型ETF占据主导地位,从板块来看,科创、红利、有色金属等更受资金青睐。
展望港股后市,多家机构分析认为,在人民币升值、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背景下,港股“追赶”行情值得期待。华福证券指出,港股科技板块作为AI核心资产汇集地,具备显著投资价值。中银国际表示,短期回调不改科技趋势机会,新一轮产业催化正在蓄势。目前,国内外重要大模型厂商包括OpenAI、DeepSeek都加速了模型更新的速度,且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机器人板块仍有望迎接重要催化。
(AI撰文,仅供参考)
来源:瑞财经
相关标签:
港股动态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