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发力,卫星通信业务商业化提速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瑞财经 2172阅读 2025-10-23 02:20

Ai快讯 继中国电信之后,近日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两家基础电信企业先后获工信部颁发的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至此三大运营商均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深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给。

今年8月,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10月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政策密集出台,推动卫星通信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电信运营企业围绕6G天地一体信息基础设施,从政策争取、技术攻关、商用推进等方面积极布局。业内判断,以手机直连卫星为切入点,卫星通信将与低空、航空、车联网等场景相互融合,形成多应用场景迸发的新市场。

工信部在向中国联通颁发经营许可时表示,我国卫星移动通信产业链商业化进程不断加速,有利于形成适度竞争、良性互动的市场格局,让服务更好触达普通用户,也将使基础电信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主体协同联动更紧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移动已面向全国开展北斗短信服务,此次获卫星通信业务经营许可,标志着“北斗 + 天通”双星卫星通信迈入商业化运营新阶段,全面构建“天地一张网”智能通信新格局。《指导意见》明确,到2030年目标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1000万,实现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应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规。

中国移动研究院星地融合技术研究所所长邓伟认为,卫星互联网是国家空间安全重要保障,天地一体是6G典型特征之一。《指导意见》将促进卫星与地面融合发展,与5G/6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融赋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手机直连等多类型业务发展,拓展应用场景,形成天地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格局,加快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步伐。

中国电信拥有4个卫星领域全业务牌照,其卫星公司负责人称将持续扩大天通卫星优势,服务全网用户,推动卫星通信由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普及延伸。

产业链上下游公司近期动作频频。通宇通讯发布Macro WiFi产品,可打通卫星网络与地面通信链路通道,实现与星链等卫星互联;*ST铖昌重点布局的多通道多波束幅相多功能芯片竞争力强,已获应用;海格通信与国电高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创新打造全域卫星物联网解决方案。

中国电信卫星公司积极打造星地融合创新应用,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全球率先推出大众智能手机直连卫星双向语音通话与短信收发商用通信服务。依托天通卫星系统,中国电信形成全链条自主可控的产业合作生态和产品服务体系,应用广泛。

中国移动建立星地深度融合组网(STCN)技术体系,解决覆盖连续、干扰可控、资源统一管控三方面问题,成果将使星地融合的天地一体网所需卫星数量缩减一半,单星成本下降10%。

卫星通信离不开终端支持,存量手机直连卫星处于关键节点。中国移动联合华为等研制存量手机直连卫星“齐域”基站样机。

目前,国内运营商推出部分手机直连卫星窄带业务,基于高轨卫星的短消息业务已商用,语音业务完成技术验证。中国移动租用卫星资源服务多个市场,开展多项业务。

中国电信在全球率先实现手机直连卫星、汽车直连卫星等星地融合创新通信服务。天通卫星用户规模超300万,多家手机厂商推出具备直连卫星功能手机,多家车企达成合作,预计2025年底直连卫星车型销量将突破10万台。

除To C直连服务外,卫星运营还有To B模式,侧重算力调度与数据传输等高附加值需求。未来,卫星通信产业将形成电信运营商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的图景,各方主体广泛参与,以手机直连卫星为切入点将催生出新市场。随着手机直连卫星功能渐成标配,卫星通信有望像4G/5G一样普及,让用户享受无缝连接的通信体验。

(AI撰文,仅供参考)

来源:瑞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