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巨头销售利润暴跌,将在美国市场涨价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6617阅读 2025-10-26 22:40

Ai快讯 当地时间24日,德国大众集团旗下保时捷汽车公司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公司第三季度亏损达9.6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0亿元。受此影响,今年前三季度其销售利润同比下滑99%。

今年前九个月,保时捷公司营业收入约为268.6亿欧元,同比下降6%;销售利润为4000万欧元,去年同期为40.35亿欧元。

保时捷上月宣布推迟部分纯电动车型,延长多款燃油和混动车型市场生命周期,并终止电池自产计划,相关重组措施带来约2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24亿元的额外支出。

美国关税政策使保时捷业绩承压。今年前九个月,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为3亿欧元。路透社报道称,保时捷公司财务与信息技术执行董事白禹翰表示,今年全年美国关税政策将给保时捷带来约7亿欧元损失,未来几个月公司将针对美国市场上调售价。

面对经营压力,保时捷已启动组织结构优化,计划未来几年内裁员1900人,今年裁减2000个临时岗位。第二轮裁员方案预计今年年底前公布。

销量方面,今年前三季度,保时捷中国和欧洲市场同比下滑。其中,中国市场销量下滑26%至3.2万辆,德国市场销量下滑16%至2.25万辆,整个欧洲市场(除德国外)下滑4%至5万辆。今年前三季度,保时捷整体销量下滑6%至21.25万辆。

自2021年以9.57万辆的交付量达到顶峰后,保时捷在中国市场销量呈下滑态势。2022年,保时捷全球销量同比增长3%,中国市场销量下降2.5%;2023年,保时捷在华销量下滑15%,中国市场成为保时捷全球唯一下滑区域;2024年,保时捷全球市场销量下降3%,中国市场下降28%,今年延续下滑态势。

中国市场下滑源于多重压力。保时捷受到中国本土高端汽车品牌冲击,后者凭借先进新能源电池技术与智能化配置抢占份额。保时捷电动化转型相对滞后,旗下纯电车型Taycan前三季度销售12641辆,同比下滑10%。

为应对困境,保时捷自救重心转向中国本土化。保时捷近期成立上海研发中心,300人团队主导开发专属车机系统,2026年将搭载保时捷全系车型。9月29日,保时捷全新Panamera隽永版开启预售,这是保时捷“在中国,为中国”战略下的第三款中国定制车型。

此外,保时捷在中国渠道端推进整合优化,计划2026年将经销商缩减至100家左右,在一线城市加码投资。保时捷中国总裁潘励驰表示,2025年为“校准年”,2026年将重启进击。

财报公布前几日,保时捷宣布“换帅”。现任CEO奥利弗·布鲁姆年底卸任,迈克尔·莱特斯接任,任命自2026年1月1日起生效。布鲁姆自2015年10月起担任保时捷CEO,2022年9月接替赫伯特·迪斯执掌大众集团,开启“共享CEO”模式。其任内保时捷拆分上市,一度成为欧洲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但此后公司盈利能力下滑,股价腰斩。

今年以来,保时捷多次下调财务预期,上个月被剔除出德国蓝筹股DAX指数。大众汽车处于重组过程中,通过缩减产能和裁减数千个岗位实现转型。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