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泰科技:买得起却难管,野心遇困局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6787阅读 2025-10-27 00:02

Ai快讯 10月24日,闻泰科技公布三季报,半导体业务继续贡献高增长、高毛利、高占比,是公司最稳定、最赚钱的资产。

国庆期间,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下达部长令,冻结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的资产、知识产权及全球运营,有效期一年。同时,阿姆斯特丹法院裁决暂停闻泰科技实控人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所有职务,并将公司股份管理权移交独立第三方托管。闻泰科技在官方声明中强烈抗议,指责此举是“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过度干预”。安世半导体中国连发声明表示中国公司仍在正常运营,但有消息称安世东莞工厂目前已“上四休三”。

2025年第三季度,闻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4.27亿元,归属净利润10.4亿元。其中,半导体业务收入43.00亿元,业务毛利率为34.56%,净利润7.24亿元。从销售地区来看,第三季度公司半导体业务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创下季度历史新高,中国市场收入占全球总收入的49.29%。其中,汽车业务收入增长,AI服务器、AI PC等计算设备及工业相关业务收入增长。中国以外的亚洲市场中个位数增长,欧洲地区延续补库存趋势,美洲地区在汽车和工业需求带动下增长。

上半年完成ODM业务切割后,闻泰科技基本将所有资源押到半导体业务上。财报中提到,相关事件走向和潜在影响难以具体量化,半导体业务后续能否保持前三季度发展势头存在不确定性。若安世控制权在2025年末前无法恢复,公司可能面临收入、利润及现金流阶段性下调风险。

安世在车规级功率半导体领域市场份额约40%,其生产和交付的不确定性已导致交货周期延长、价格上涨。欧盟汽车制造商协会警告,芯片库存仅能维持数周,可能导致宝马、大众等车企停产。

闻泰科技董事长杨沐表示,安世中国本着保障业务运营和客户供应稳定的原则,正积极与客户做一对一沟通,配合客户打通国内交付的供应渠道,会尽最大可能满足客户供应需求,避免客户产生断线情况,同时保障产品品质需求。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指出,目前中方不承认荷方决定,荷兰则持续更新禁令内容,已形成僵局。在法律层面,闻泰科技应坚决对荷兰法院的裁决提出异议,积极通过上诉、国际仲裁等途径维护权益,同时配合中国政府的外交与商务沟通及反制方案,全力稳定安世中国的运营。

2017年,安世半导体从恩智浦剥离后,估值曾冲高至300多亿元。而闻泰科技2016年上市时,估值是35.8亿元。2017年年报显示,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仅有35.39亿元,总资产109亿元,账面上的货币资金仅9.36亿元。闻泰科技最终完成收购,但规模不对等的收购带来了高额商誉。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商誉账面价值为214.97亿元,其中绝大部分与半导体业务相关。2019年,闻泰科技收购安世集团,形成商誉213.97亿元。近几年,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持续增长,并未对该部分商誉计提减值准备。

为维持安世原有运营和客户信任,闻泰科技选择了相对自治的管理模式。虽然CEO变了,但ERP、MES、核心技术团队均由欧洲总部控制。安世晶圆制造仍依赖德国汉堡和英国的工厂。在德国汉堡,安世有一座每月生产超过35000片晶圆(8英寸当量)的晶圆厂。在英国曼彻斯特,安世有一座生产6英寸TrenchMOS的晶圆厂,每月生产24000片晶圆(8英寸当量)。在国内,安世半导体在上海、深圳、香港仅设有研发据点,封装测试厂则位于广东东莞。

近年来,闻泰科技已经在推动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供应链布局。根据公司今年半年报,在中国市场,公司持续提升汽车、工业及消费领域客户份额,积极推进功率分立器件、功率IC及模拟IC的国产替代,并依托控股股东闻天下投资的上海临港12英寸晶圆厂等深化中国区产能布局,完成芯片晶圆工艺平台升级,显著增强产品竞争力,新一代MOS产品性能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闻泰科技通过国内供应链替代缓解了部分压力,但高端车规芯片的量产仍需时间。

安世东莞工厂自国庆中秋长假之后,就已经限制出货,并计划自下周起实施“上四休三”工作制。同时,产品面临缺货与涨价压力。

2018年年底,张学政表示,新一代信息浪潮的代表性技术是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而这一切实现的基础和核心就是芯片,是半导体技术。在主要的半导体终端应用中,张学政看好汽车电子。于是,张学政通过组成联合体参加拍卖、收购境内基金和境外股权基金以及发行股份、支付现金的方式,最终完成对安世的收购。

2021年至2023年,半导体业务贡献净利26.32亿元、37.49亿元、24.26亿元。2024年闻泰科技的半导体业务收入达147亿元,净利润22.97亿元,毛利率高达37.5%。今年,随着ODM业务剥离,闻泰科技距离纯半导体企业已经很近。

根据2024年发布的《中国功率分立器件市场年度报告》,安世半导体获评“中国半导体行业功率器件十强企业”,在各个细分领域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中小信号二极管和晶体管出货量全球第一、逻辑IC全球第二、ESD保护器件全球第一、小信号MOSFET全球排名第一、车规级Power MOS全球排名第二。

2021年,安世半导体在英国收购过一家半导体工厂——Newport Wafer Fab。但在2022年11月,闻泰科技发布公告称,接到英国相关部门通知,要求安世半导体在一定的时间内按相应流程至少剥离NWF 86%的股权。

有建议指出,企业在并购前应加强地缘政治与政策尽职调查,审慎评估东道国对外资尤其是中方投资的态度与限制趋势;在运营中则需要建立独立的本地化治理结构,保留关键岗位的本地团队,主动构建与当地政府、行业协会的信任关系;针对可能出现的审查、制裁或运营冻结等极端情况,都要提前制定预案,增强企业整体韧性。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整条产业链都应加速向“安全优先”转型。车企会注重供应链多元化,减少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闻泰科技等公司也会努力将生产系统向国内迁移,以增强供应链韧性。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