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两大知名房企,宣布退市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刘治颖 3.6w阅读 2025-10-27 17:34

文/乐居财经 刘治颖

房企退市潮仍在延续。

一周内,两家港股房企宣布退市:

上坤地产因年报“难产”被强制摘牌;五矿地产则因“融资能力有限”主动私有化退市。

10月22日,上坤地产公告称,联交所宣布其上市地位将于2025年10月27日上午9时起正式取消。此时,距离其登陆港股市场还不到五年时间。

上坤地产成立于2010年,由建业地产原副总裁朱静创办,一度挤进行业百强行列。2020年11月,上坤地产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当时内地在港上市的最年轻房企,一时风光无限。

上坤地产因一笔美元票据交换要约未获得足够持有人同意引发违约,进而导致2023年到期的13.5%优先票据交叉违约。

2023年4月,上坤地产因无法按期刊发2022年年度报告而短暂停牌。2024年4月2日,其又因未能按时发布2023年年报而停牌至今。

尽管联交所后续发出复牌指引及额外复牌指引,要求其公布所有未刊发的财务业绩、公布业务更新及复牌进展等,上坤地产仍未能达成相关条件,也未能披露2023年及2024年年报,上市委员最终决定将其除牌。

上坤地产方面曾表示,由于公司核心管理人员和财务部门员工的离职,以及审计材料准备不足,严重影响了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审计进度。截至目前,上坤地产的董事会成员仅剩执行董事朱静(主席)和非执行董事林劲峰。

另一边,国资委首批确定的16家地产主业央企之一——五矿地产官宣将私有化退市。

10月23日,五矿地产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建议以计划安排方式将公司私有化,生效后,公司将向联交所申请撤销股份的上市地位,计划股份将予以注销,注销价为每股1港元,相比于此前最后交易日溢价约104.08%。

对于此次私有化的原因,五矿地产列出五大理由:为计划股东提供退出机会,公司股票流动性长期处于低水平;从私有化的价格看,可为计划股东提供机会,以溢价变现在公司的投资;公司股本融资能力有限,已失去上市平台优势;私有化有助于公司实施长期战略、提升业务灵活性;有助于精简企业架构、提升管理效率。

实际上,五矿地产自2022年起已经连续三年亏损。五矿地产董事会主席何剑波在年报中表示,公司首先要确保“活下去”,把去库存、防风险放在首位,想尽一切办法增收节支,减少亏损;严守资金安全底线,努力修复资产负债表,确保债务“不爆雷”、交付“不烂尾”、发展“不守旧”。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交投活跃,IPO热潮持续升温;然而在资本盛宴的另一面,多家企业却因种种原因黯然退市,形成鲜明对比。

据乐居财经查阅,已有多家上市房企从港股退市,包括上置集团、中泛控股、银城国际控股、中国恒大、ESR、首创钜大、融信服务、复星旅文、北京建设等。

香港证监会主席黄天佑曾在第二届香港资本市场论坛上发表演讲称,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加强企业管治是重中之重。在金融市场日趋多变和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汰弱留强,投资者只会追逐具有良好企业管治的公司。

相关标签:

乐财札记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