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境外债重组方案获债权人高票通过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瑞财经 838阅读 2025-11-07 00:38

Ai快讯 11月6日,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其境外债务重组方案于11月5日的债权人会议上通过。在两个债务组别的投票中,均获出席并投票债权人中超过75%债权金额的赞成票。其中,组别一(银团贷款组别)赞成比例为83.71%,组别二(美元债及其他债权)赞成比例为96.03%,达到法院裁定通过的必要条件。

自今年1月9日碧桂园披露重组方案关键条款,4月11日正式签署重组支持协议,到11月5日获债权人投票通过,历时近300天。纳入本次境外重组范围的债务规模合计约177亿美元,折合约1270亿元。

接下来,12月4日的法院裁定聆讯将是最终重组落地前的最后一步。若获通过,碧桂园将进入新阶段。

碧桂园此次境外重组采用“现金回购+股权工具+新债置换+实物付息”等多元组合方式,从债务规模、期限、成本三方面重塑财务结构。

重组完成后,新债工具融资成本大部分降至1.0% - 2.5%区间,且具备实物付息选项。债务期限最长可达11.5年。在所有选项足额认购的情况下,重组完成后碧桂园预计可降债约117亿美元(约人民币840亿元),并确认最高约700亿元重组收益。

几乎同步,碧桂园推进境内债务重组。9月29日,其8笔境内债券重组方案经持有人会议审议通过,涉及本金合计约133.32亿元。从方案公布到通过,仅用10天。若全部选项被足额认购,预计可削减债务本金逾50%,债务期限最长达10年,且5年内无兑付压力,利率降至1%,付息方式调整为“先本后息”。

在财务结构重塑的同时,碧桂园推进经营调整。2023年以来,该公司实施四轮组织架构改革。截至目前,其国内地产区域由原先的60个以上压缩至13个。2024年,碧桂园月度平均人工成本较2022年下降约70%;营销与市场推广成本下降约48%,行政费用下降约42%。

截至2025年6月底,碧桂园权益土地储备约1.04亿平方米,在建及待售物业账面价值合计超5359亿元。随着三季度部分区域“保交付”任务收官,碧桂园启动新项目的经营策划。

展望“十五五”时期,碧桂园将以地产开发为核心,“科技建造”和“代管代建”协同发力。碧桂园旗下公司在研建筑机器人近50款,已有28款实现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及全球13个市场,累计交付超4800台次,应用面积超3000万平方米。

截至今年10月底,21家出险房企化债规模约1.2万亿元。碧桂园此次债务重组推进,为行业信用修复提供样本。未来房企将从规模竞争转向质量竞争,优化区域布局、探索轻资产运营模式,发展建筑科技将成为转型方向。

(AI撰文,仅供参考)

来源:瑞财经

相关标签:

港股动态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