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斌,“闯关”成功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吴文婷 5.0w阅读 2025-11-07 16:40

文/乐居财经 吴文婷

头部房企化债,迎来重大进展。

11月5日,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约96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获香港高等法院批准,重组计划条件均已达成。这意味着,融创将成为首家境外债基本清“零”的大型房企。

在业内人士看来,出险房企债务重组及重整获批,将加速整体房地产风险出清进程。融创成为完成境内外债务全部重组的大型房企,为其他出险房企债务重组提供了借鉴参考。

也有分析认为,出险房企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推动债务重组的进程并为长远发展创造条件,包括设计更具诚意和灵活性的重组方案;积极利用政策工具并寻求专业协助;将化债与根本性的经营转型相结合等。

实际上,融创中国的境外债重组可追溯至2023年。在第一轮方案中,集团采取了“化债 展期”的思路,推出含有新票据、可转换债券、强制可转换债券、融创服务股票的方案。

但因行业持续深度调整,市场融资功能尚未恢复,各方开始考虑更彻底的重组样本:既能从根本上化解房企债务风险,又能满足债权人的流动性需求,帮助企业构建更可持续的局面。

今年4月,融创中国推出了境外债二次重组方案——全额“债转股”。新方案将向债权人分派两种新的强制可转换债:一类转股价为6.80港元/股,可在重组生效日起6个月内转股;另一类转股价为3.85港元/股,可在重组后18至30个月内转股。

与此同时,二次重组方案还引入了股权结构稳定计划、团队稳定计划等安排,以确保主要股东(即孙宏斌)能够持续为集团的保交付、债务风险化解及长期业务恢复贡献价值。

最终,债务重组方案顺利通过。

据融创中国披露,截至2025年9月底,集团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317.6亿元,累计合同销售面积约100.1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3.173万元/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碧桂园随后也宣布,其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在11月5日的债权人会议上顺利通过。接下来,12月4日的法院裁定聆讯,将成为最终重组落地前的重要一环。

在第一类计划会议上,41名债权人参与表决,涉及总投票申索额达41亿美元,其中83.71%的票数投下赞成票;第二类计划会议的参与规模更为广泛,2382名债权人共涉及112.28亿美元的投票申索额,支持率高达96.03%。

最新研究报告指出,截至目前,21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重整获批及完成,化债总规模约合1.2万亿元,将极大减轻这些企业在短期内公开债务偿还压力。这些企业总有息负债规模接近2万亿,短期内偿还压力较小,进入安全期。

相关标签:

乐财札记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