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讯 11月7日晚间,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于11月6日召开了业绩说明会,回应了投资者关于前三季度业绩亏损、现金流恶化及可转债兑付等问题。
据2025年三季报,本钢板材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52.01亿元,同比下降12.37%;归母净利润亏损22.16亿元,同比减亏30.88%。第三季度营收105.03亿元,同比下降11.35%;净利润亏损8.1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6.51亿元,同比减亏50.56%。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 -3.38%,同比上升2.07个百分点;净利率为 -6.15%,较上年同期上升1.70个百分点。第三季度毛利率为 -4.26%,同比上升7.4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74个百分点;净利率为 -7.59%,较上年同期上升6.27个百分点,较上一季度下降2.57个百分点。
2025年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为9.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538.52万元;期间费用率为2.57%,较上年同期上升0.4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减少23.74%,管理费用同比减少3.92%,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53%,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8.53%。
筹码集中度方面,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股东总户数为4.66万户,较上半年末增加350户,增幅0.76%;户均持股市值由上半年末的31.98万元下降至30.68万元,降幅4.06%。
在业绩说明会上,投资者询问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未能摆脱亏损的原因及扭亏计划。本钢板材答复,钢铁行业近年呈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库存、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局面。公司地处东北,受地域限制,销售和采购半径高于行业水平,且东北严寒期长导致生产成本高,产品优势不明显。公司虽采取多种方式克服不利因素,但仍呈亏损状态。
针对不利因素,公司采取减亏举措。产品端加大研发与生产,缩小与头部企业产品竞争力差距,通过差异化产品提高售价与毛利率;采购端降低采购成本,实施择机采购、品种替代、量价优惠,制定经济库存;销售端探索区域合作,扩大就近销售半径,减少跨区域运输成本;运营端推进生产流程智能化改造,优化人员与设备效率,提升产能利用率,业绩同比已有所改善。
投资者关心公司货币资金较年初大幅下降、前三季经营现金流同比由正转负的原因。本钢板材称,现金流受销售现款回款及票据贴现规模减少等影响。
公司可转债即将到期,剩余规模56亿元。投资者询问兑付计划及现金兑付对公司经营的影响。本钢板材表示,一方面以市值管理为抓手,采取降本增效、专业化整合、重大资产置换等措施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另一方面做好到期兑付准备,拓展融资渠道,公司授信充足且融资成本低。
(AI撰文,仅供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