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增量不增利,寻销量与质的平衡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瑞财经 2109阅读 2025-11-15 22:20

Ai快讯 10月,汽车行业增长,增速为16.8%,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2.8%。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9.3%,带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增长30.4%。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首席统计师孙晓解读10月份工业生产数据时提及这些情况。

总体来看,我国工业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未变,但存在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盈利承压等困难。下阶段,需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稳增长、促转型、强协同,为工业经济质效提升筑牢根基。

2025年1 - 9月,汽车行业利润率同比下滑0.1% - 4.5%,低于下游工业企业6%的平均水平。2026财年第二季度(2025年7 - 9月),丰田汽车净利润9320亿日元(约合430亿元人民币)。2025年第三季度(2025年7 - 9月),长城汽车、一汽解放等7家净利润为正的车企净利润总和为160.25亿元。

当下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车企多采取新车低定价策略。低定价策略会将成本压力转移到供应商,影响汽车质量可靠性、企业利润、研发投入及创新能力。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2025年乘用车行业促销与降价回归理性,市场秩序改善。2025年1 - 10月有156款新车降价。行业内价格竞争主要体现在新车推出时突破原有价格下限。

2025年1 - 9月,在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带动下,汽车行业收入78235亿元,同比增长7.8%;利润为3483亿元,同比增长3.4%;利润率为4.5%。2019 - 2023年,汽车行业利润率分别为6.3%、6.2%、6.1%、5.7%和5%。

今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多次表态,车企的“内卷式”与无序竞争危及行业健康。政府部门出台多份文件引导行业回归良性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 - 2026年)》,提出到2026年行业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开展“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发展”专项行动,规范产业竞争秩序,加强行业监管,推动《机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立法,完善企业退出机制。

一个多月前,商务部等4部门发布文件,自2026年1月起对纯电动乘用车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要求车企具备与出口量相匹配的境外维修服务能力。

11月14日,商务部等4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二手车出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规范出口许可证申领与发放,建立企业动态管理及退出机制。

从全球汽车产业规律来看,产销量达到一定规模后,行业需从拼速度切换到拼效益。随着产业秩序逐步改善,中国汽车产业进入注重技术含量、品牌价值与全球竞争力的“效益时代”。

(AI撰文,仅供参考)

来源:瑞财经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