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名为“华曦府业主家园”的公众号发布业主公开信,要求项目公司北京首钢海赋置业有限公司解决小区房屋隔音问题。
根据介绍,该公众号是北京华曦府业主公众号。公开信息显示,2025年6月,北京华曦府正式交付,这个对外宣称首个“华曦系”产品由中国电建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电建地产”)和北京首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首钢地产”)联手打造。
业主信赖、两大央国企联手开发的首发项目,如今却因隔音问题让业主不堪其扰。
房屋隔音成痛处
“华曦府业主家园”发布的公开信显示,自2025年下半年入住以来,房屋严重隔音缺陷让日常起居备受困扰。据部分业主反馈,室内分户墙的隔音效果非常差,邻居间的各类声音难以被有效阻隔,邻居用手机刷短视频、看剧时的声音,也能够透过墙体传到家中;甚至邻居的打呼噜声、打喷嚏声等声响,也能通过分户墙清晰传递过来,导致居家环境时常受到外界声响的干扰。

“出现如此严重的隔音缺陷,既违背对业主的品质承诺,更是对法定责任的漠视,辜负市场信任,已实质侵害业主的正常生活权益。”公开信向电建地产和首钢地产提出,隔音达标是法定责任,国央企需坚守底线。
《财中社》注意到,公开信提供的业主聊天记录显示,有业主表示,下水管道等还可以忍受,隔壁墙的谈话能被听到,实在无法忍受。有业主称,“旁边邻居夜里打着呼噜,我爱人就打呼噜回击”。有的业主称,卧室里可以听到隔壁住户说话,仔细听能知道大概内容,双方没有隐私可言,造成安全缺失。

有业主回应,“已经有神经衰弱前兆出现”。
业主公开信要求电建地产和首钢地产督促项目公司北京首钢海赋置业有限公司排查隔音问题根源,并将排查结果完整、真实公示给全体业主,不得隐瞒或篡改;根据排查结果,制定明确的整改方案,确保整改后房屋隔音达标,不再干扰业主休憩、泄露业主隐私。
此外,在整改过程中,需允许业主全程监督,确保整改质量;整改产生的全部费用由项目公司承担,并对业主产生的损失给予合理补偿。

“若未及时回应、放任推诿,我们将通过监管投诉、法律诉讼等途径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北京华曦府业主公开信表示。
2022年6月,电建地产联合首钢地产以26.45亿元竞得北京丰台小瓦窑地块,成交楼面价约为4.5万元/平方米,销售指导价为7.5万元/平方米。这个项目就是后来的北京华曦府,项目开盘后首开售罄。
在拿下首个华曦府项目后,两年后的2024年8月,电建地产旗下的北京海赋丰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底价16.36亿元竞得北京门头沟新城地块,销售指导价6.1万元/平米。这个项目即是电建地产第二个“华曦府”——长安华曦府。
长安华曦府同样热销。根据媒体报道,项目开盘后,一举拿下北京新房市场销售“三冠王”。在楼市整体下行期,罕见的创出“日光盘”奇迹。
不到两个月前的2025年9月30日,电建地产联合门头沟国资以底价9.57亿元摘得北京门头沟S1线区域组团地块,长安华曦府·金安项目诞生。这个项目与长安华曦府的直线距离只有约1.5公里。
长安华曦府·金安项目日前已经正式亮相。就在此时,首个华曦府传来了业主集体维权的声音。这对于长安华曦府·金安后续预售是否会有影响呢?
电建地产连续亏损债务压头
作为央企的电建地产,近年来的日子并不容易。公司收入逐级下降,净利润更是连续亏损。2023-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73.7亿元和123.4亿元,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亿元和-14.3亿元。
2025年前三季度,电建地产实现营收36.7亿元,归母净利润继续亏损9.8亿元。此前的2022年公司虽然盈利,但近400亿元的收入仅换回1亿元出头的归母净利润。
经营上持续亏损,债务上的压力也不容小觑。2025年三季度末,电建地产货币资金约为52亿元,而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达到100亿元。除了短期有息负债,电建地产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合计达到319亿元,即公司有息负债合计达到约419亿元。
《财中社》注意到,这并不是电建地产有息负债的全部。最近的债券募集书显示,2025年一季度末,电建地产有息负债合计476.3亿元,既包括长短期借款,也包括了其他会计科目中的有息负债部分。

2024年电建地产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27.2亿元,这已经较上一年减少了逾20%。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支付的这一金额为17.6亿元。辛辛苦苦开发的项目分不到利润,电建地产还要每年付出大量利息。
债券募集书中,电建地产表示,EBITDA利息倍数反映企业能够保障所需支付的债务利息的安全程度,2022-2024年公司EBITDA利息保障倍数分别为1.64、0.42和0.19倍,呈现连续下滑态势。
公司“利息覆盖程度不高,存在长期债务集中到期还款的风险”,电建地产表示。
来源:财中社
来源:财中社
相关标签:
Ai滚动快讯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公开数据自动生成,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不希望您的内容在本站出现,可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平台公开传播使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