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张林霞
恒大汽车旗下两家核心子公司迎来接盘方,最终由广州国资出手接手。
近日,恒大汽车旗下的恒大智能汽车(广东)有限公司、恒大新能源汽车(广东)有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
原股东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退出,广州聚力现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广州聚力”)新晋成为控股股东,分别以 25 亿元、50 亿元的出资额,对两家子公司实现 100% 持股。


广州聚力成立于2024年10月,是一家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主的企业。公司注册资本高达26.4亿元,由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南沙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六家国有企业共同持股。
虽然成立时间较短,但背靠实力雄厚的股东,在产业投资与资源整合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早在2024年7月,此次被接盘的这两家恒大汽车附属公司就被广州中院裁定破产重整。
2025年6月,广州中院裁定批准《恒大新能源汽车(广东)有限公司重整计划》并终止该公司重整程序,进入债务清偿阶段。60万元及以下的普通债权,全额清偿;超过60万元的部分,清偿比例只有0.7%。
恒大汽车的发展轨迹中,与其他造车企业相比,其凭借“资金雄厚” 的标签闯入汽车行业。
众人皆知,许家印在造车领域投入毫不吝啬,在此模式下累计投资近 500 亿元,目标是在 3-5 年内跻身全球规模最大、实力顶尖的新能源汽车集团行列。
然而遗憾的是,恒大汽车入局后发展步履维艰。自成立至今,旗下仅推出恒驰5 一款车型,且该车型在市场中声量微弱;上市后的销量颓势,直接让恒大汽车陷入资金链紧绷的困境,还接连遭遇工厂停产、子公司破产重整、生存危机等多重难题。
尽管恒大汽车曾尝试多种自救举措,但最终均未能扭转局面。
此前恒大汽车受市场下行及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公司资金链断裂陷入危机。
该公司2023年财报显示,恒大汽车总负债高达725.43亿元,资产负债率飙升至208%。其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838万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54亿元大幅减少75.17%,净亏损202.56亿元。
同时,当前的恒大汽车仍处于停牌状态。今年6月30日,恒大汽车宣布因继续面临流动性问题,2024年财报发布日期无法确定,同时股票自4月1日起停牌的状态将无限期延长。
11月13日,恒大汽车在港交所公告,应公司要求,公司股份已于2025年4月1日上午九时正起暂停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所主板买卖,以待刊发其尚未刊发的财务业绩以及达成复牌指引,并将继续暂停买卖,直至另行通知。
广州国资接盘这两家破产重整企业,应该是重整程序的一部分。
除了这两家公司外,恒大汽车至少还有两家附属公司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分别是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上海)有限公司和恒大新能源汽车(天津)有限公司,都被当地法院受理。
相关标签:
乐财札记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