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鹏的宿命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见地 杨凯越 4.0w阅读 2022-02-09 09:21

编者按:中国房地产处于大开发和大资管两个折叠的不动产时代,在新经济下,互联网、高科技、大数据如同水银落地,无孔不入。乐居财经推出《重构2022》对话,与不动产行业链条中的决策者,一起思考新时代下的新课题。本期对话嘉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可持续住区研究中心主任孔鹏。



撰文 | 杨凯越

访谈 | 陈海保

摄影 | 赵东辉

出品 | 乐居财经



再见孔鹏,他整个人松弛不少,坐在茶桌前,闲聊着正在做的事。

3年多前,当他离开旭辉后,有人在百度搜“孔鹏去向?”。都知道他去创业了,但到底在干什么,成了谜。

“城市更新领域的科技服务商。”孔鹏用一句话总结了他的创业方向。这描述似曾相似,似乎业内也有很多先行者,但孔鹏用了一个“更时髦”的新武器——科技。“做绿色数字人居:绿色低碳是目的、数字科技是手段,人居空间是场景。”

他对当下事业的定义是“城市更新领域的科技公司。”也正因如此,孔鹏的办公室也变得科技感十足:门上2个感应装置,手表就能开锁。屋内智能音响、咖啡机皆有,温度计链接着加湿器,全屋联控。

科技不是个低门槛,而孔鹏的底气则来自他和清华大学深厚的渊源。

孔鹏是典型的“清华人”,那块写着校训“厚德载物”的匾额一直跟着他。也是在他的牵线下,旭辉和清华建筑学院合作研究“未来人居”,双方于2015年首提“可持续社区”的概念。

后来,他没有选择大开发,而是自己去啃那块最硬的骨头——城市更新。在2019年,孔鹏履新清华大学可持续住区研究中心主任。“能扛下来,全靠坚持理想和之前的家底。” 

46岁的孔鹏,坚持选择了做自己。在壬寅虎年的正月初四,他写道:“人过四十理应不惑,不想再为五斗米折腰;不想再终日碌碌的去努力实现年复一年的数字和目标。”

三年磨一剑。“如今0-1的阶段已经进行了90%,到了1,意味着可批量复制。”孔鹏对自己的进度和成果表述谨慎,但他仍忍不住透露了一下:“今年会有几个成果落地。”

被认知牵引的宿命

交谈间,孔鹏的自信和豁达让人印象深刻。但解释为何会选择当下的方向?孔鹏却用了“宿命论”,他有点释然地说道:“人生还是有宿命的,可能我的宿命就是将不动产做到底。”这一点也不玄幻,孔鹏补充道:“人的宿命注定是被认知牵引的。”

于孔鹏的认知里,不动产行业的可持续性是毋庸置疑的。“我觉得不动产是个做不完的事。只要有人就要有不动产,就会有对人居空间的需求。所以这个行业的可持续性是毋庸置疑的。”他在自己的公众号中补充道:泡沫出清后资源和能力的价值还会体现,十几万亿的大行业不会轰然倒塌。

当然,他也不否认房地产将要翻篇的事实,但他有自己的解读:“准确说翻篇的不是不动产,而是房地产开发。”在他看来,不动产于不同历史阶段会有不同表现形式,而中国长达近30年的房地产开发高速发展期,他认为只是不动产这一阶段的表现形式。

“这一阶段简单直接——盖新房变现。同时此阶段也出现了推倒旧房盖新房,随后变现的‘伪城市更新’。”在孔鹏看来,这两种形式只是获取土地的路径发生改变,本质没有区别。

2021年,孔鹏所说的房地产开发出现大幅度动荡,行业洗牌加剧。尤其到下半年,房企“雷”声阵阵,从业者、购房者,人人自危。直至年底,往年年终奖羡煞旁人的地产人,都在担心保不住饭碗。有媒体统计,超过45%的从业者没有年终奖。

房地产开发大势已去,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孔鹏直言“房地产重构的事正在发生,而且速度远比我想象中快。”他对这一天的到来早有预见,但到来速度之快,带来动荡之大却在他预料之外。“我以为整个转变会在3年左右完成,没想到集聚在一年时间内,发生如此巨变。”

看得出,面对这一年的大波动,即使是他也心有余悸。“如果是3年内慢慢转变,所有人的感受都会好很多。”但作为深耕房地产行业二十年的“老炮”,孔鹏透过当下的市场环境,仍然看到了房地产开发翻篇后的前景和希望。

“未来的增长方向,应该就是不动产的资产运营:应该是通过真正的‘城市更新’,将空间升级、内容更新后的不动产运营。”运营成为孔鹏认定的不动产关键词。在他看来,目前人居空间大致分三类:居家、工作和消费,但无论是哪类,空间都已经足够多了。“大部分时间都是空间在等人。”而他则希望借助数字化工具,对空间进行实时调度,调整空间与人需求的供需关系,从而达到空间利用的效率最大化。

“房地产开发是改善总供需矛盾,这条路已经走了很多年了,再继续做就是给社会增加负担。未来的道路应该针对现有空间,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以及对应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孔鹏总结道。他认定,这条赛道是有巨大机会的。

做好3件事

认准了赛道,孔鹏的创业规划清晰了许多,他为绿色数字人居选择了三个落地方向:“城市更新的代建服务、数字新基建平台和数字策展中心。”孔鹏解读道。

创业初期,城市更新的代建业务,为孔鹏的创业之路输血。近两年,孔鹏则将更大的精力投入数字新基建平台之中。

“市场很大,要找一个切口切入。”而数字化平台就是孔鹏认定的切口。去年3月,孔鹏在自己的公众号里写道:“原来我们生活在物理世界,现在我们在从物理世界向数字世界融合。世界数字化的同时,社会也会发生变化,人类借此获得了跨越时空的认知能力和组织能力。”

目前,孔鹏通过清华CSC中心研发的新基建数字平台(清华云视),结合室内外机,多维度收集用户的时空轨迹数据,然后进行能源资源匹配。听上去有点费解,孔鹏举了几个更加贴近生活的例子。“我们都有自家难以满足的空间需求,比如兴趣爱好空间。如果我们在社区地下室更新改造出一间画室,所有有此爱好的居民可以分时付费使用,即满足了美好生活的向往又促进了社群交往和社会稳定。”


系统还可以智能分析用户对于空间的实时使用状态和使用规律,从而匹配最适宜的能源资源供给。“举个例子,系统分析你每天晚上8点后到家的概率是95%,在这之前全屋设备就会自动处在低能耗模式,这就叫做算法节能数据降碳。”

平台原理并不复杂,但这件事做好了,可以提高空间使用效率,同时实现节能降碳,从人居角度响应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号召;丰富社区生活,也能使社区氛围更加融洽,增强社会稳定性。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低效空间,大幅增加了低效资产的资产价值。

因此,该平台可以有效推动城市更新的品质和价值。“城市更新想做好挺难的。”孔鹏坦言。“城市更新缺的是要有人愿意干,还得能干得有亮点,能有资金回报,这样才会有社会资本投入,才会变成商业行为,而非政府补贴行为。”

而清华云视则完美匹配了有亮点、有回报的这两点需求。通过数字新基建系统,给传统修修补补的城市更新带来了运营新亮点,也凭借数字化介入后的的体验感提升,进一步助推了低效资产的价值提升。

孔鹏透露,今年在大兴会有一个加载了“清华云视”数字化平台的城市更新项目面世,而与首开和建行的合作项目也都在深入洽谈中。不过更快的,是孔鹏的另一项工作——王府井数字策展中心。

从小在王府井附近长大的孔鹏,对如今王府井商业的凋零颇感唏嘘。“王府井每年有5000万人次的流量。”他透露,因此他选择此地,打造数字策展中心,“在王府井,你会看到一个从线下公域到线上私域的全域营销新模式。”

“线上强调效率,能够快速检索、快速下单,海量存储。但线下则紧握着体验感和场所记忆促进消费的优势。”孔鹏认为,只有把两者都把握住了,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全域营销模式。

未来在王府井,孔鹏将打造一个线下秀场和线上商城高频互动的数字策展中心,将大批量公域流量通过导流,转化为品牌的私域流量。同时,他还想借此孵化更多文创品牌。

在他看来,这也是城市更新的一部分“让王府井这样的老商业街焕发新活力,也很有意义。”同时这样也进一步聚集了空间运营的内容资源。数字策展中心可以供更多的商户使用,体验更集约,交易也更高效,同样为绿色数字人居助力。

把面子放下来

种种规划细听下来,不少理念都似曾相识,不少规划也都有先行者,但孔鹏却认为这正是“创业的常态”。“如果想创业,应该是基于资源或能力比较优势,选择成熟行业,才有比较大的成功率。”

而创新与创业,本质上就是两件独立的事情,孔鹏甚至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创新就是创业路上最大的‘坑’,先创业再创新,恐怕才是最佳的战略选择。”

创业满3年,孔鹏才逐渐进入收获期,看得出这节奏不算太快。

可能也正因慢节奏,创业过程中,孔鹏也甚少感受到焦虑。“可能会为某些事情的进展不顺利焦虑2天,但整体很少感到很大的焦虑。”

哪怕还没赚到钱,他也看得开。“好在我家底还算厚实。”他调侃说:“即使我明天就退休了,生活也还过得去。但现在还这么年轻,总得干点什么吧。”


无论是“明星CEO”,还是创业老板,孔鹏每年都会给自己放个假,给自己留一个独处的时间,放空自我,沉下心来思考。“2020年隔离了14天,今年隔离了21天,我很享受隔离的时光,作息规律,体重下降,今年隔离期间,我看完了3大本书。”

这定期放空作用不小,老朋友会明显感受到孔鹏的转变。从甲方变乙方,从为人打工到做自己,桩桩件件都不容易,孔鹏坦言“一路走来都是修炼。”他一句话总结成功转变的心得:“最关键的就是要把面子放下。”

他调侃道:“说来好笑,为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初衷,三年来反而彻底贯彻了‘乙方思维、客户至上、换位思考、价值为本’,身段柔软到令自己吃惊。”

可放下面子后,反而一片豁然开朗,很多所谓的困难都变得简单清晰,他也有了接受“失败”的底气。“其实辞职到现在,从没断过挖我去继续做房地产开发的人。”孔鹏自信地说:“行业内卷,都想找高手救命。”

会不会回去?孔鹏意外地并不十分排斥。“不会觉得我没退路,房地产开发是我的老强项,回去也无不可,一切都是面子问题。放下了,就会轻松很多,也会坦然很多,人生的选择更多。”

但孔鹏仍想再坚持坚持“做自己”,他没有给自己设立目标或是期限,只要想做就会坚持下去。“城市更新这个事做好了,是我的成绩。没做好,我想也会给后来者提供经验,我觉得这也是收获和成就。每个新事物都会有先驱和先烈,都值得尊敬。”


责任编辑:梓译

来源:见地

作者:杨凯越

相关标签:

信托 股市行情 见地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