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专辑⑦|房企绿色装配式建筑发展研究【下篇】装配式精装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克而瑞产品测评 产品力研究中心 4.2w阅读 2022-04-25 13:08

环境保护与健康生活的双重需求之下,房地产行业也已经向绿色低碳和健康居住模式的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继3月 “交付力”测评圆满收官之后,克而瑞于4月中旬再度开展中国房企“产品力100”测评研究工作之2022绿色低碳系列专辑。我们将通过客户研究、行业研究、产品研究形成围绕绿色低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解读发布,通过对企业和项目个案的深度研究进行干货分享。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在我国,建筑能耗占比逐年上升,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专委会数据,我国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6.5%;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的51.3%。房地产作为高排放、高能耗产业,且涉及产业链庞大,传统的发展模式亟需转变,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受到整个行业乃至国家的高度关注。

而装配式建筑则基于将建筑工程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并且有效节约资源,融入了绿色环保理念,是绿色低碳地产的重要体现,具有环境友好、提高生产效率等优势,并得到一系列国家政策支持。房企作为建筑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承接绿色、低碳的社会环境责任,在装配式建筑领域不断探索实践。本文将深入探讨装配式建筑及装配式精装发展的驱动因素、技术优势及痛点,同时引入房企及典型项目案例分析,并展望装配式未来的发展趋势。


01



装配式精装处于起步阶段
或将开辟装修产业新蓝海


与装配式建筑一样,装配式精装同样具有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协同的工业化思维,区别在于其聚焦于建筑的内装部分,是将工厂生产的部品部件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的装修方式,主要包括干式工法楼(地)面、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管线分离等方面的内容。根据2017年住建部颁布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中明确给出的定义,装配式精装是指采用干式工法、将工厂生产的内装部品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的装修方式。

我国装配式精装起步较晚,尚处于发展初期。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建筑全装修,实行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与主体结构、机电设备协同施工;积极推广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装修模式,促进整体厨卫,轻质隔墙等材料、产品和设备管线集成化技术的应用,提高装配式装修水平;倡导菜单式全装修,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标志着装配式精装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与推广。2018年我国开始实施《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其中明确提出“装配式建筑宜采用装配化装修”。2020年,在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中,构件生产、装配化装修成为新的亮点。其中,构件生产产能和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全年装配化装修面积较2019年增长58.7%。

尽管如此,基于起步较晚,我国装配式精装整体普及率尚且较低。2018-2020年,我国新开工装配式精装面积从0.07亿平方米增长至0.9亿平方米,整体占装配式建筑面积的比例较低,2020年占比仍不足15%。总体来看,当前我国的装配式精装整体仍处于成长初期阶段,基于节能环保、模块化设计维修与改造成本低等优势,未来随着政策的推动以及装配式建筑规模的带动,装配式精装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发展前景广阔,或将开辟装修领域的新蓝海。


02



政策引领、市场需求拉动及房企主动突破
推动装配式精装发展


我国装配式精装尽管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关注度不断提升,传统装修行业转型装配式装修的趋势已经显现。装配式精装有望颠覆传统,引领绿色、高效化发展,其主要驱动因素在于以下三点:

一是政策导向。2018年,住建部发布《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明确指出“装配式建筑应采用全装修”以及“装配式建筑宜采用装配化装修”。2019年4月11日,住建部批准行业标准《装配式整体卫生间应用技术标准》,编号为JGJ/T467-2018,自2019年5月1日起实施。2021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装配式内装修技术标准》,自2021年10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适用于新建建筑装配式内装修的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质量验收及使用维护。同时其明确,装配式内装修应以提高工程质量及安全水平、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减少人工、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和建筑垃圾为根本理念,并应满足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的要求。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装配式住宅设计选型标准》为行业标准,适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装配式钢结构的住宅设计。装配式住宅应选用标准化程度高、接口通用性强、性能优良、安装高效、维护更换便捷的部品部件,满足住宅安全耐久、绿色环保、健康舒适和经济适用等性能要求,于2022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二是买方市场需求拉动。随着对绿色、低碳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在装修领域一体化设计、模块化、集成化的发展,节能、高效的装配式精装的市场需求日益攀升。包括集成化程度较高的模块化部品:如整体卫浴、整体厨房、整体收纳等;以及模块化程度较高的集成化部品:如装配式楼地面、装配式吊顶、装配式隔墙墙体等。基于减少人工成本、模块化生产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装修效率等优势,装配式精装在诸如办公、酒店、餐饮、各类连锁店,乃至住宅精装交付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未来,随着装配式精装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在环保、质量、成本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显现,市场需求将持续攀升,有望大规模取代传统装修。

三是房企为提升产品力、品牌影响力及竞争力而主动突破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及建筑精装的技术革新,精装交付产品已逐步成为市场主流。在此背景下,房企主动加码布局装配式产业链,将实现降本增量,提升交付质量、缩短施工周期,同时更具绿色环保特性,在批量式的精装作业中提升竞争力。


03



房企装配式精装应用现状


尽管装配式精装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精装交付普及率的攀升,工业式一体化设计建造的装配式精装模式在建筑领域逐渐普及,且发展前景广阔。在此背景下,房企大军也纷纷涉足,自主研发装配式精装工艺体系,并展开应用。例如,招商蛇口通过建筑的信息化BIM系统加精装修的BIM云设计系统,推出装配式内装系统、招商系统特有的BDC体系;金地集团自主开发了“SI装配式内装”技术体系,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解决渗漏、甲醛污染等行业通病。 

1.央企国企为发展装配式建筑主力,部分房企探索定制化装配式精装
 

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技术尚未完善,尤其是预制构件间的连接、构件的物理性能、结构体系以及装配安装流程等还需加强;预制构件厂的生产工艺、生产效率与机械化程度参差不齐,尚未充分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同时,装配式建筑之设计标准化、预制构件生产机械化、构件运输和安装机械化、管理的信息化仍是当前的技术难点,存在人才培养不足、创新能力欠缺、关键技术成熟度不够等原因,使得应用装配式建筑往往前期投入大、成本高,令不少中小企业望而却步。由于国企央企的资金、技术优势较为明显,先行试水紧跟国家政策步伐。纵观目前房企装配式建筑落地现状,实力较强的国企央企如保利发展、华润置地、招商蛇口、金茂等充当了推行装配式建筑的主力,大量中小企业仍持观望态度。

随着中产阶级、新生代客群不断增加,个性化需求日益凸显。装配式精装不仅能够更好地管控精装房品质,还可以明显缩短工期、降低装修成本。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我国装配式精装目前尚处于成长初期阶段,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定制化需求。在标准化有余,定制化不足,对豪宅装修有局限性的行业背景下,部分房企仍在该领域上摸索前进,采用定制装配式装修为项目锦上添花。

景瑞地产在装配式内装技术体系中独创1+X可定制DTV体系,基于“基础包+升级”的选装逻辑,从布局、风格、功能等方面提供契合业主多样化生活习惯的内装升级方案。

图:景瑞地产定制化装配式内装示意(红色区域为选装)

中国金茂在安装分户式科技系统时,根据房屋户型结构、外围护条件、房屋朝向、当地的气候等因素做专项分户式科技模拟,并与装配式内装配合,以此满足业主个性化、定制化的居住需求。

图:金茂定制化装配式内装示意

2.主流技法聚焦建筑主体结构、住宅内部装修以及机电管线配置三大环节 

根据对典型房企装配式建筑体系的梳理,可以发现,当前住宅装配式工艺技法主要包括:铝膜技术、爬架技术、高精砌块、ALC墙板、预制PC外墙或构件、免抹灰/薄抹灰技术、干法施工、装配式内隔墙、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等,聚焦于建筑主体结构、住宅内部装修以及机电管线配置三大环节。 

总体来看,当前住宅装配式主流工艺技法主要致力于四个方面:1、缩短工期:通过预制构件、智能施工工具、一体化装配等提高施工效率;2、提高精度与耐用度:通过高精度模板、高精砌块、集成装配等技术,提高墙体、地面等模块的平整度,降低开裂、空鼓、渗漏的风险;3、节能减排:通过干法施工、预制构件、免砌筑等手法,减少工程垃圾与作业污染,降低碳排放,节约用材与能源。4、后期拆装便捷:装配式内装部件拆装方便,满足不同家庭生命周期对可变户型的需求。

3.装配式精装呈降本增效、节能环保等特点,在高端项目应用上存在一定局限性 

从克而瑞近两年十大作品测评提交项目的情况来看,涉及到装配式精装的整体比例约四成,其中以中低端项目为主,高端项目较为少见,主要基于装配式精装的工业化、模块化特点对于高端项目的个性化要求适配性不足,存在一定局限性。而在运用装配式精装的项目中,总体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集成化设计,集中采购,实现降本增效。装配式精装出于部件标准化选择原则,需要将后段工作提前,以避免不必要的空间浪费、工序制约和设计环节的反复修改,通常将内装设计提前到与土建施工图并行,并且将定制部件与成品选用的内容同步加入其中,即集成化设计。同时,打通上下游产业连,集中采购建材,最大化降低用材成本。例如昆明万科翡翠滨江项目,集约化采购,在同类品质的产品中低于市价,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整体精装修的成本。

二是工厂预制、现场安装,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作业效率。预制化生产是装配式精装的典型特征之一,工厂一体化、工业化、智能化生产,可以减少误差,提高标准度及材料品质的稳定性。同时,在预制完成后,现场采用标准化程序的装配式安装,减少原来现场湿作业存在的人工误差。两者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作业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缩短装修周期。例如无锡融创运河映项目,精品户型批量复制,预制构件复制率高,提高了预制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项目整体预制率达20-21%,预制装配率达51-52%。

 

三是减少建筑垃圾,节能环保。装配式精装的绿色特性一方面体现在流水线化、标准化的、节约型的、环保型的工序,减少现场有害气体、噪音、粉尘等污染,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另一方面,装配式精装采用预制处理好的模块化产品拼装,注重材料的环保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传统油漆、粘合剂等将释放的甲醛含量,缩短了室内装修后的空置通风期。龙湖集团在2021年1月推出了全新业务航道--塘鹅美装修,将装配式工艺通过数字化技术应用到装修领域,在保证稳定性、安全性和节能环保的条件下,可以在72小时内完成一间公寓的装配。


04



绿色装配式精装的痛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1.装配式精装尚且存在一体化程度不够、人才紧缺等问题

当前,装配式精装尚且处于成长初期,存在一定的发展难点与痛点,需要企业的不断探索引领行业进步发展。

一是装修上下游产业链条较长,且涉及设计、施工、家居等多个领域,当前行业分散度仍相对较高,对服务者提出了较高的综合能力要求。二是当前装配式精装的一体化、集成化设计仍存在不到位、不完善等诟病,数字化与信息化成都较低,继而内装的用材、家具等通用化调取尚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集成化供应协调机制尚未完善,降低了一定效率。三是基于行业给出的相关装配式评分标准,赋予相应的激励政策,部分企业存实施装配式精装存在应付得分现象,只关注表层效果,而未深入探究工艺技法,不利于行业的持续进步突破。四是基于发展初期,装配式精装相关人才仍相对紧缺,间接导致其设计、安装,以及后期维护等成本的拉高。五是装配式精装相对于传统精装产品的质量把控、品质保证、安全性等方面仍待进一步考量与验证。六是当前装配式精装的应用和推广主要依靠国家政策推动,尚未实现规模效应。

2.未来装配式精装与数字化科技相结合将成为趋势

在“双碳目标”与数字化科技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装配式建造方式将与大数据、智能化科技相融合。

智能化方面,从科研、设计到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环节,智能建造产业体系将打造一体化互联生态圈、一站式智慧方案提供平台。

数字化方面,以BIM的建筑信息模型数据为基础,将与工程建造相关的业务进行数据化管理,如成本、进度、合同、质量等数据化管理,生成与装配式建筑建造相关的业务数据。建筑模型数据与业务数据相融合,以形成装配式建筑建造的大数据,通过对大数据的筛选和分析,为业务部门的管理以及项目的整体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未来,以“AI+BIM+VR+装配式应用”的融合技术将日趋成熟,无论室内精装还是室外建筑结构,与大数据科技相结合的装配式技术效率将进一步提升,推动建筑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的深度落地。

END



往期推荐



绿色低碳专辑⑥|房企绿色装配式建筑发展研究【上篇】装配式建筑

70+城大调研,一图看懂“低碳住宅”必备技

绿色低碳专辑⑤|企业案例篇之金科地产

绿色低碳专辑④|企业案例篇之中国金茂

绿色低碳专辑③|企业案例篇之招商蛇口

绿色低碳专辑②|房企绿色健康地产的发展现状

绿色低碳专辑①|绿色健康地产的内涵及发展动因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克而瑞产品测评
chanpinli100

来源:克而瑞产品测评

作者:产品力研究中心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