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确定天津滨海建投集团“Baa2”发行人评级,展望“稳定”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穆迪 4.3w阅读 2022-06-22 11:27

  乐居财经 严明会 6月21日,穆迪确认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Tianjin Binhai New Area Construction and Investment Group Co., Ltd.,简称“天津滨海建投集团”)“Baa2”发行人评级和Zhaobing Investment (BVI) Limited发行的、由天津滨海建投集团提供担保的债券的“Baa2”高级无抵押评级。

  评级展望保持稳定。

  穆迪副总裁兼高级信用官Chenyi Lu表示:“评级确认反映了天津滨海建投集团在开发天津滨海国家 级新区中发挥的战略作用,以及该公司收到政府现金支持的记录。”

  评级理据

  天津滨海建投集团的“Baa2”评级纳入了天津政府支持能力(GCS)A3的评分,以及穆迪对该公司如何影响天津政府支持倾向的评估,导致评级下调两个子级。

  天津市的GCS得分反映了其作为中国(A1稳定)四个直辖市之一的地位,近年来其相对较弱的经济和财政指标,以及与同级城市相比其或有负债的较高风险。

  “Baa2”的评级还包括(1)穆迪对天津政府支持该公司的倾向的预期,这是基于天津政府对天津滨海建投集团100%控股,(2)该公司作为天津滨海新区最大基础设施建设平台的战略角色,以及(3)其在政府现金支付方面的既定记录。

  下调两个子级反映出天津滨海建投集团与公共政策项目相关的巨额债务,以及由于投资者对财政指标相对薄弱和或有负债风险较高地区的国有企业普遍拥有避险情绪,该公司容易受到债券市场波动的影响。

  穆迪预计,该公司将继续接受政府的现金支付,形式包括运营补贴、政府债券分配、现金注入、政府回购基础设施项目和退还土地成本,以支持其资本支出和公共政策相关投资的债务支付。2021年,天津滨海建投集团收到了约66亿元人民币的政府现金支付,其中包括20亿元人民币的政府专项债,以支持该公司的地铁线路投资。

  穆迪还预计,当投资者对某些地区的避险情绪强烈时,天津滨海建投集团将利用政策性银行和大型国有银行的授信额度,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债券市场融资的影响。

  穆迪还预测,未来12个月,天津滨海建投集团的年度资本支出将在80亿至90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部分资金将来自债务。穆迪预计,未来12至18个月,该公司的债务将增长至1100亿至1200亿元人民币。

  该评级考虑了以下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

  天津滨海建投集团在天津滨海新区通过建设公共基础设施来实施公共政策举措,承担着很高的社会风险。人口结构的变化、公众意识和社会优先事项决定了该公司的发展目标,并最终影响到天津市政府支持该公司的倾向。

  治理考虑因素对评级至关重要,因为天津滨海建投集团受到监督并向其所有者区域地方政府(RLG)报告的要求,反映了其作为政府所有实体的公共政策角色和地位。

  可能引起评级上调或下调的因素

  天津滨海建投集团的稳定评级展望反映了(1)中国主权评级的稳定展望;(2) 穆迪预计天津市政府的GCS得分将保持稳定;(3)穆迪认为,在未来12-18个月内公司的业务概况和与天津市政府整合,以及政府对公司的控制和监督将基本保持不变。

  若实现以下几项,则其评级有可能上调:(1)中国主权评级获得上调,或天津GCS增强,这可能是该市经济或金融状况显著增强,或协调及时支持能力提高的结果;或者(2)天津滨海建投集团的特征发生变化,从而加强了天津市政府提供支持的倾向,例如:

  –政府支付规模增加和政府支付机制的可预测性提高,从而上级别政府的专项财政预算拨款和转款能够持续满足公司大部分运营和偿债需求。

  –公司对该市政府的战略重要性增加,例如,城市公共政策项目的份额显著增加。

  若发生以下情况,则天津滨海建投集团的评级可能会下调:天津的GCS减弱,这可能是由于天津的经济或金融状况显著减弱,或其协调及时支持的能力下降;(3) 政策发生变化,政府禁止RLGs向地方政府融资工具提供金融支持;或(4)天津滨海建投集团的特征变化会削弱政府向其提供支持的倾向,例如:

  –其核心业务发生重大变化(包括以公共服务为代价大幅扩展商业活动)或商业活动遭受重大损失;

  –其作为天津最大和主导公共服务提供商之一的地位下降;或

  –债务和杠杆迅速增加,相应的政府付款减少,使公司依赖高成本融资,包括通过非标渠道。

  发行人概况

  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2006年成立,该公司是天津市政府下属投融资平台,由天津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全资所有,公司业务经营受天津滨海新区政府监督。

相关标签:

债券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