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工业踩雷地产信托,自爆欠缴员工社保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程孟瑶 9.6w阅读 2023-02-13 18:47

 文/乐居财经 程孟瑶

  俗话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但在浙江余姚,有这样两家名字相似,业务范围差不多,还存在商号共用、部分商标相似、客户重叠、供应商重叠的情形,实控人为亲兄弟的两家“兄弟”公司走上了不同的资本道路。

  一家名叫宁波大叶园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叶股份” 300879.SZ),实控人是弟弟叶晓波;另一家宁波大叶园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叶工业”)实控人为哥哥叶晓东。

  大叶股份已经于2020年9月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大叶工业则在2020年7月向沪市主板首次递交了招股,首发申请于2021年3月获通过,但之后再无声息。

  近日,大叶工业二度递交招股书,距离上次更新招股书已经过去一年。

  上一次IPO自爆没给员工缴纳公积金,这一次大叶工业又自爆踩雷地产信托6000万元,涉及房企包括佳兆业、花样年等。据乐居财经《穿透IPO》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大叶工业购买的信托理财产品合计达2.35亿元。

  此番递交招股书,大叶工业也对资产总额进行了增肥。此前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2020年6月,大叶工业资产总额分别为4.50亿元、5.66亿元、5.01亿元、5.52亿元;2019年-2022年6月,其资产总额分别为6.09亿元、7.72亿元、9.43亿元、8.57亿元。

  不过,大叶工业的募资计划没有变化,依然是募资7.1亿元,其中3.96亿元用于智能灌溉产业园项目,2.33亿元用于园艺用品项目,8000万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9成收入来自境外,实控人拥有美国永久居住权,营收增速放缓,毛利率异常高于同行,热衷购买理财还踩雷地产……二度递表的大叶工业能“说服”证监会吗?

  “孪生”概念混淆视听 实控人妻子曾任银行副行长

  大叶工业的前身工业有限设立于2001年8月31日,设立时为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本为250万美元,由境外法人SKA、境内自然人叶晓东、境内法人舜龙电业认缴。

  其中,大股东舜龙电业为银亿集团关联公司;SKA实控人叶晓波是叶晓东的亲兄弟,同时还是大叶股份(300879.SZ)实控人。叶晓东实际缴纳75万注册资本,出资比例30%。

  工业有限刚成立一年,舜龙电业便退出,经过几番增资和股权腾挪,工业有限变成叶晓东和叶晓波实际控制的公司。

  招股书显示,2005年9月-2010年1月,叶晓波夫妇控制的SKA始终持有大叶工业51.39%的股权,为其第一大股东。

  2016年12月,叶晓东对大叶工业进行了增资,增资完成后,其持股比例为51.32%,超过SKA的48.86%成为大叶工业的第一大股东。

  2017年10月,SKA将其持有的全部股权转让给了姚叶投资,正式退出了大叶工业。姚叶投资由叶晓东和妻子裘柯分别持股70%和30%。

  大叶工业与大叶股份不仅名字相似,均从事园艺行业,实控人为亲兄弟,兄弟俩在2001年-2006年都有在大叶工业共事的经历,还存在商号共用、部分商标相似、客户重叠、供应商重叠的情形。

  因共用商号及商标标识相近,在客观上存在客户、供应商对商号或商标出现误读、混淆的可能。

  2018年11月,工业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来到9000万元,由叶晓东持股51.32%,姚叶投资持股48.68%,叶晓东成为大叶工业掌门人。

  2018年、2019年,大叶工业又进行了2次增资行为。2019年外部投资者祥禾涌原、涌济铧创、金帆投资、广慧投资以货币资金出资新增1020万元股本,认购价格为6.24元/每股,计入资本公积的股本溢价为 5344.8万元。不过2022 年3月7日,广慧投资与姚叶投资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将所有股份以1113.28万元转让给姚叶投资,获得114.88万元股权投资收益。

  IPO前,大叶工业存在3名单独持股 5%以上股东,分别为叶晓东、姚叶投资、大叶日恒。其中叶晓东直接持有大叶工业41.91%的股份;叶晓东、裘柯控制的姚叶投资、大叶日恒分别持有公司41.21%、9.07%的股份。叶晓东、裘柯二人合计控制大叶工业92.19%的股份。

  叶晓东、裘柯之子叶阳,不直接持有大叶工业股份,但持有大叶日恒3%的财产份额。裘柯和叶阳均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1999年- 2011年,裘柯还曾担任浦发银行余姚支行副行长。

  外部股东祥禾涌原、涌济铧创、金帆投资(SS)合计持股9.81%,持股比例非常少,其中中祥禾涌原和涌济铧创为关联股东,合计持有6.36%的股份。

 收购客户增厚资产 应收账款逐年走高

  掌权大叶工业后,叶晓东先以资产收购的方式重组了其实际控制的大叶科技,包括大叶科技名下的房产、土地及相关设备等资产。交易对价1.99亿元,大叶工业表示收购款项来源于自有资金和银行借款。

  2021年在其二更招股书3天之后,又以148.2万美元完成了对菲斯卡(宁波)的股权收购。菲斯卡(宁波)为FISKARS全资孙公司,FISKARS为大叶工业客户。2019年和2020年,大叶工业对FISKARS的营业收入为4490.00万元、4647.49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07%、10.44%,分别为第二、第三大客户。菲斯卡(宁波)已于2022年7月21日完成注销。

  据悉,2019年菲斯卡(宁波)的营业收入占到同期大叶工业营业收入的20.02%,净利润393.35万元,贡献了4.25%的净利润。

  招股书中大叶工业也提到,2021年公司喷洒系列产品销售量价齐升,销售收入增加1.13亿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2021年初公司完成了对菲斯卡(宁波)的收购,带来了产品销售379.49万件,收入6452.41万元。

  大叶工业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农林园艺灌溉及喷洒工具等产品,2019年- 2022年6月营业收入分别为3.72亿元、4.45亿元、6.44亿元、3.30亿元,主营业务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 96.95%、97.77%、98.78%、96.80%,是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由喷洒系列产品、水管系列产品、连接件系列产品及其他产品销售收入构成,喷洒系列产品正是菲斯卡(宁波)的主打产品。

  FISKARS是一家芬兰企业,截止2022年6月,大叶工业对其还有1545.81万元的收账款未收回,占当期应收账款余额的14.22%,排名第二。

  2019-2021年及2022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7412.67万元、9211.66万元、12451.61万元和10874.60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 19.93%、20.70%、19.33%和 32.95%。

  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情况相比,2019 年,大叶工业应收账款余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相近,2020年开始高于同行。

 九成收入来自境外 毛利率异常高于同行

  招股书显示,大叶工业各期末应收账款前五名客户均为海外客户,应收账款前五名客户余额占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的比例分别为63.19%、71.84%、78.64%、79.01%,账龄均在1年以内。

  客户多为国外企业,也映射出大叶工业主营业务对海外市场依存度较高,2019-2022年6月,公司各期主营业务收入中外销收入占比分别为95.00%、93.80%、95.80%、95.70%。

  主营业务对海外市场依存度较高,意味着但若海外市场发生波动,或部分产品进口国政治、经济、贸易政策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公司在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响应速度等方面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导致主要客户转向其他厂商采购,公司将面临营业收入增长放缓甚至下滑的风险。

  实际上,大叶工业的确陷入了利润增速放缓的境况。2020年大叶工业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9.64%、37.76%、36.24%;2021年这三项数据为44.78%和11.14%、11.49%。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增速放缓。

  2019-2022年6月,大叶园林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6.06%、46.19%、37.38%、37.57%,呈现下滑趋势,但却长期远高于行业平均值。

  大叶园林产品主要通过ODM、OEM模式,自主品牌销售较少。一般来说这类公司普遍存在“议价能力低、毛利率低”等问题,但大叶园林的毛利率长期高于同行业的首华燃气、亿林科技。报告期各期,甚至是首华燃气的2倍之多。

  此外,IPO企业欠缴员工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同样是近年监管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招股书显示,2017年和2018年大叶工业未缴社保的员工人数占到员工总数的49%、43.16%,所有员工均末缴交住房公积金。2019-2022年6月,情况虽然有所改善,但仍有大量员工未缴社保和公积金。

  报告期各期末,大叶工业未缴纳社会保险的员工人数分别为220人、221人、156人、135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分别为29.18%、29.66%、20.58%、19.51%;未缴纳住房公积金的人数分别为226人、243人、171人、147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分别为29.97%、32.62%、22.56%、21.24%。

  自爆踩雷地产信托 5年购买2.35亿元理财

  不给员工缴纳社保公积金可以“腾”除一部分利润,非经常性损益的变化同样影响着大叶工业的利润。2019年-2022年6月,大叶工业非经常性损益净额分别为886.03万元、1347.94万元、1457.50 万元、887.74万元,主要由利息收入、政府补助以及委托理财收益等构成。

  其中利息收入394.71万元、394.71万元 394.71万元、197.36万元;政府补助119.69万元、702.37万元、485.51万元、889.20万元;委托理财收益分别为279.83万元、777.31万元、993.54万元、175.88万元。

  招股书显示,大叶工业利用部分闲置资金购买了信托理财产品,而且主要为房地产信托。据乐居财经《穿透IPO》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大叶工业购买的信托理财产品合计达2.35亿元,截止2022年底,还有合计6000万元地产项目为底层资产的信托理财产品处于展期或到期未兑付状态。

  其中就包括大叶工业所持有的3000万元重庆信托•京润6号信托理财产品,此前该信托已经申请展期12个月,于2022年11月20日到期终止,但依旧处于未兑付状态。该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7.40%,截至2022年6月30日累计未兑付本息合计3311.65万元。

  据悉,该信托资金主要投资于万厦帝景苑项目,借款人厦门万厦天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存在因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而被法院强制执行的情况。重庆信托在2022年也多次被曝地产项目违约,对象包括包括恒大、万达、新华联、宝能地产等。

  除了重庆信托•京润6号,还包括北京佳兆业滨海小镇项目,金额2000万元,于2022年12月30日到期;重庆花样年花郡项目,金额1000万元,最后到期日为2023年2月9日。

  大叶工业坦言,如果房地产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信托产品底层资产持有方经营状况无法改善、未来资产变现事项存在较大障碍,公司存在前述信托理财产品金额存在无法全部收回的风险。此外,如果政府的补贴政策发生变化,大叶工业的净利润也会受到影响。

相关标签:

预审IPO 保险 信托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