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是真的急了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拾遗地 十一弟 10.2w阅读 2023-05-26 18:29

文/十一弟

今天,吴晓波有一篇文章,上了热搜——

“只有救楼市才能救内需”。

文章开头就抛出了一个观点——

“国内需求十分低迷,亟需找到一个大的投资和消费池子。环顾天下行业,动一子而活全局者,恐怕非房地产莫属。”

有了这个结论,他又一鼓作气地给了几条建议——

降低房贷利率、取消限价、落实“三支箭”和“保交楼”。

吴晓波有一个投资秘诀,那就是每年坚持买一套房。

逻辑很简单,就是他认为中国的土地最值钱,而且土地价格一直处在上升通道。

据说,早在2008年,吴晓波就买了十套房。

当时他说,“我买十套房子并不算多,应该再买多一些。”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买房子的习惯坚持下来的话,恐怕手上已经趁着二、三十套房了。

楼市歇火,看来最着急的,还是吴晓波。

这篇文章通读下来,最抓眼球的,还是标题——

看似关心内需,实则呼吁政府大力干预房地产。

精华浓缩在了标题里,但还不够全面,十一弟做点补充——

只有救股市才能救内需,只有救外贸才能救内需,只有保就业才能救内需。

当前的经济环境,楼市、股市、外贸、就业,哪个行业不需要救。

可是,政府想救,就能救得起来吗?

一眨眼,已经到了五月底,又是一年毕业季了。

今年,全国有1158万的大学毕业生,他们都要走出校园找工作了。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两年,朋友圈有关企业校招的信息,越来越少了。

最近,没看到阿里巴巴的校园招聘,倒是等来了裁员传闻。

阿里巴巴有大局观,很快做了辟谣,但还是闹得人心惶惶。

有些段子手恶搞,硬是把阿里裁员的传闻,跟余杭区的房价联系起来了。

因为在阿里,年迈的“高P”们早就买了好几套房子,已经没了买房的需求,但又占着位置、拿着高薪。

楼市也需要年轻的血液,把这些三十多岁的“高P”们裁掉,让二十多岁的大学生进来。

这一波互换,阿里优化了组织体系,余杭区的房价也有盼头了。

还有个段子——

一位北漂的外卖骑手,风餐露宿奋斗了十年,供着儿子上了大学,终于等到毕业了,父子两人在北京团聚,成了同行。

刚出校门就找不到工作,还怎么指望这些年轻人买房。

“只有救楼市才能救内需”,关键词就是一个“救”。

救楼市靠谁,那就得靠政府了。

其实,政府也不是没救,很努力地救了,但楼市不争气,一直趴窝不起来。

吴晓波说了,要降低房贷利率。

根据贝壳研究院的数据——

今年五月份,全国百城首套房的贷款利率,已经降到了4%,二套房降到了4.91%。

很多三、四线城市,已经取消了房贷利率下限,降到了4%以下。

再想想两年前,那些高位买房的接盘侠,头上扛着的房贷利率,都是5%、6%。

可能只有一线城市,以及杭州、成都这样的二线城市,房贷利率还有下降空间。

其他三、四线城市,下降空间不太多了。

而且,利率一直降的话,又该银行受不了了。

吴晓波是个“精英主义者”,这是他自己说的。

他说,“我认为这个世界不需要那么多人去同时思考那么多问题,我只服务于少数的几十万人就够了。”

所以,吴晓波眼中的楼市,只盯着一、二线城市。

把一线城市的限购、限价放开,楼市可能会火一阵子。

但北上广深的楼市火起来了,内需和经济就能起来吗?

一线城市只有四个,热门的二线城市,也只有那么几个。

剩下的其他二线和三、四线城市,就一直没有热起来过。

这些地方的楼市,政府该怎么刺激?

吴晓波建议降房贷利率,但现实可能是,在三、四线城市,把首付降下来,也没人买房了。

前两天,惠州市惠阳区出了个新闻——

从去年开始,当地的一些楼盘项目,加大了促销力度,打出了“低首付”、“零首付”、“首付贷”的噱头。

惠阳区已经放开了调控,首付比例降到了两成。

但现在,都已经“零首付”了,楼市还是没振作起来。

当前楼市的低迷,十一弟觉得,不再是单纯的信心和预期的问题了。

政府救楼市,最有力度的手段,无非是降息、降准。

说到底,这就是饮鸩止渴,让银行放水。

当前,楼市不振,背后真正的问题,出在宏观经济,尤其是就业。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就业数据显示,青年人失业率继续上升,突破了20%。

五个年轻人里面,就有一个年轻人没工作。

如果年轻人没有就业,找不到工作,就不会有消费和内需,楼市更没指望。

从前,楼市拉动经济、内需的逻辑,建立在土地不断升值、房价不断上涨的基础上。

支撑这个逻辑链条的,是土地财政、人口红利、就业增长、支付能力。

这几个支撑因素,环环相扣,任何一环松动,都会牵动全身。

过去二十年,靠着这个逻辑链条支撑,楼市疯狂、房价猛涨。

终于,不确定性开始慢慢出现了——

人口红利在慢慢消失,经济可能会遇到滞胀,就业机会在变少,年轻人的支付能力下降。

楼市,随之出现问题。

如果再靠政府放水、刺激来救楼市,大家还有能被透支的购买力吗?

吴晓波说,“只有救楼市才能救内需”,也许把这句话倒置过来,才能找到解题思路——

只有救内需才能救楼市。

找不到工作,保不住就业,还买什么房子呢?

来源:拾遗地

作者:十一弟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