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伦博泰研发致巨额亏损,7年无药物商业化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邓如菲 6.4w阅读 2023-06-19 15:12

乐居财经 邓如菲 6月4日,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伦博泰”)通过港交所聆讯,高盛、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据乐居财经《预审IPO》了解,2016年,科伦药业与4间员工激励平台创立了科伦博泰,聚焦于创新药物的研发、制造及商业化。

早在2012年“限抗令”出台之时,科伦药业就有了转型创新药的想法。刘革新曾公开表示,创新是驱动民营企业发展的“永动机”,医药企业更应把大量精力及资源投放在创新研发上,创新性的内生式增长才稳健可靠。

正如刘革新所说,科伦博泰在创新研发方面确实舍得投入。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科伦博泰研发活动的成本及开支分别为7.48亿元及6.96亿元,不到两年的时间,投入了近15亿元。而同期,其收入仅有3232.2万元及6.24亿元。

深究科伦博泰的研发成本及开支,主要包括委聘CRO、临床试验场地、主要研究者及其他服务提供商有关的第三方订约成本。所谓CRO,可以翻译为合同研发组织,指通过合同的形式为医药企业和医药科研机构在研发过程中提供专业外包服务的组织或机构。也就是说,科伦博泰大手笔的研发开支中包括了聘请研发外包服务。

大手笔投入研发的同时,科伦博泰并未获得盈利。2021年及2022年前九月,科伦博泰分别净亏损8.90亿元、3.21亿元。科伦博泰在招股书中坦言,公司亏损是由于研发活动(包括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所产生的成本开支所致。

据乐居财经《预审IPO》了解,科伦博泰创收及盈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成功地将候选药物推进到临床开发的后期。此外,每款候选药物还需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但截至目前,科伦博泰还做不到将候选药物推进到临床开发后期,候选药物也没有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换言之,其研发的药物还没有上市流通,投入临床使用。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