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灯塔,国资站台万科启示录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陈海保 曾树佳 许淑敏 13.7w阅读 2023-11-13 08:27

文/乐居财经 陈海保 曾树佳 许淑敏

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几天前,深圳国资方面高调力挺万科集团,放下了硬话,拿出了百亿真金白银,从而遏制住了市场的恐慌。可以说,它让整个地产行业躲过了一场灾难,影响深远。

万科这一波股债下跌,完全是情绪驱动、非理性的,属于误伤。从刚刚公布的三季度报看,万科依然是中国地产界最稳健的公司之一。

如果连万科也不幸被流言或做空所击倒,那无疑会击穿中国房地产行业信心的底线。

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局部到全国的发展过程,新房市场最高峰达到了18万亿元——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也将维持在10万亿元,参与的市场主体有数万家公司,主要分三类:国央企、混合所有制企业和民营企业。

而万科正是混合所有制的代表——也包括绿城中国,而龙湖集团被视为民营企业最后的堡垒。龙湖曾成功回击了做空者,绿城中国依然在保持稳中求进。

优质房企不应该倒下,也不能倒下。这不仅仅是单一行业的事,而关乎整个中国经济这盘大棋,它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民生与就业,它涉及的产业链条实在是太长。

叠加了三年疫情,这一轮房地产周期比任何一次都更为漫长、更为猛烈。有一大批房企暴雷或出现了流动性问题,出险与自救、政策的边际改善,以及市场的乍暖还寒,没有休止。

一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已经出台多个救市的政策,涉及信贷到市场等各个层面,信心正在缓慢复苏之中。直到今天,行业依然还没有看到像以往规模竞速时代的V型反转。

黎明前的黑夜,到底还有多长?这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鏖战,但可以很确定的是,现在、此刻,中国房地产行业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去守护行业的灯塔。

底蕴力量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当行业危机降临,拼的是底子与底蕴,依靠的是企业韧性、战略内涵与基本面。

打赢保卫战,不是每家房企都如龙湖和万科那么幸运。有的房企,在去年年底中央信贷政策开闸前夜倒下,还有的房企,撑到"认房不认贷"政策放开时也暴雷了。

龙湖创始人吴亚军,奉行的是“长期主义”,与其他为追求规模而不断加杠杆的房企不同,其向来没有大开大合。以至于,公司在财务上受到外界肯定,吴亚军感慨地说,这是自律之后的一种“报偿”。

龙湖在融资路途中的底线策略、方法选择、渠道选择,为“不做非标、信托、影子银行”,只依靠国内的债券、开发贷,国外的美元债、银团贷款这些主流融资方式。

平日里,龙湖以负债率倒推,不把公司逼到为了还钱去融资的水平,以便持有主动权和自主选择权;对于外币债务,则设定上限,并要求对其中的一半做调期,规避汇率的影响。

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银行允许企业通过债务展期度过难关,龙湖也依然没有选择展期,每一笔贷款要么到期还,要么提前还。

多年来,龙湖坚持不拿地王,而是沉下心来做商业、长租公寓等。这需要非凡的定力,以及抵制诱惑的能力。吴亚军说了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因过去对自己够狠,才获得了今天的战略回旋空间和战略主动性。”

而作为业内龙头的万科,一直是个学习的好榜样,不论是产品还是现代化企业制度。这也是为什么王石经常去登山,但万科依然运行良好的原因。

从创立万科以来,王石便坚持万科必须是混合所有制,第一大股东最好是国资。在非常时期,为万科护航的正是国资股东,此前的"宝万之争"是如此,最近遭遇做空而最后化险为夷,也是如此。

万科早已成为业内的风向标,举手投足间,总能引起行业的热议。

郁亮曾旗帜鲜明地喊出地产白银时代,规模的老大并不是万科所追求的。“做好农民种好地”“看天收粮”等话语,尽显其在规模上的看淡。万科推行的合伙人制度、调控下喊出“活下去”的标语、对业务的“收敛聚焦”“修枝剪叶”,都被视为行业趋势的走向,以及其他企业布局的借鉴与思考。

另一家被看好的是绿城中国。创始人宋卫平起初便赋予了绿城品质的标签,而8年前,他又为绿城引入央企中交房地产集团为第一大股东,成为混改企业的新典范。

有了央企的背书,在董事会主席张亚东的带领下,绿城开创了新的时代,实现了规模与品质齐飞的高质量发展,平稳度过了行业流动性艰难的两年。相信,如果绿城有难,中交集团和中交房地产集团同样会挺身而出。

未来几年的打法,绿城以“提质”为目标,坚持9个字的企业发展方针——全品质、高质量和可持续。不仅投资布局、权益、结构要进行综合的平衡,而且销售上也要提高去化的内涵质量。

当旭辉、碧桂园等一些优质民企出现流动性困境之后,类似万科、龙湖、绿城这样硕果仅存的非国央地产商,已成为行业最后的心理防线。如果它们有所闪失,那对于本就尚未恢复信心的地产行业,将产生更为负面的影响。

守护灯塔

守护灯塔,就是在坚守行业的底线,守住行业的信心。

这次国资站台万科背后,说得浅显一点,本质就是一场信心之战,是一次优秀房企与看空者的正面交锋。

用郁亮的话来说:“当前市场要恢复不能完全指望政策,而是需要三组力量的合力:能买、想买、需要买。现在问题最大的就是‘想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是恢复消费者的信心。”

房地产的调控与出清,进行到这个阶段,并非着眼于单个行业就能促进回暖,而是要从全盘考虑,对症下药。

在降息、降准之后,消费指数的提振,并未达到预期。近期,经过一番酝酿,一项更为重磅的措施将被祭出:发行万亿国债。由于主要投向基建领域,基建投资或边际回升。

而在供应端,取消地价限制、“价高者得”的拍地规则,目前也已在多座城市中悄然展开。此外,业内关于“取消远郊区容积率1.0限制”,即放松限墅令,以及“适时放开房价限制”的讨论,也不绝于耳。

值得期待的是,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再次定调“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避免一刀切地忽略民营房企的融资需求,民营房企融资通道有望进一步打开。

不过,政策的落地向来需要时间,能够撑过这段时间的,都是基本面良好的地产商。

前三季度,万科现金流保持为正,同比增44亿;货币资金1037亿,现金短债比为2.2,有息负债3230亿,其中银行贷款占比61.4%;债务平均久期5.1年。1-10月,万科销售额为3124亿,其中9月环比上升41.6%。

而绿城中国,前10月其累计实现总合同销售金额则约2227亿元。绿城的代建板块,尤为可圈可点。绿城管理前10月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约575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约744亿元,同比增长11.88%。如今,绿城管理成了代建行业的领头雁,多个项目成为业内的朝圣之地。

这些年,绿城中国的融资成本不断走低,2015年平均融资成本还是7.3%,而今年上半年,绿城融资成本仅为绿城4.4%。

龙湖在调控环境下,地产和商业双轮驱动,除了财务水平健康之外,也保持着业绩的增长。今年上半年,营业额为620.44亿元,实现股东应占溢利8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73%。

而不论是万科、绿城还是龙湖,都有一个共性:创始人注入灵魂,接棒者稳中有进。从王石、宋卫平到吴亚军,到郁亮、张亚东和陈序平,他们都做到了传承与发扬,成了行业的新灯塔。

反观这次深圳国资为万科站台,从狭义的角度上看,是大股东为企业注入信心,而实质是地方政府顺应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承担了属地责任。

如果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看,这是一次提振信心的站台。一家优秀的企业,不应该被市场的谣言或做空而误伤。越是行业低迷,我们越需要看到"勇气与希望"。没有人希望任何一家房企再倒下,何况是那些被视为优秀的企业。

绝地反击

对待空头的最好方式,是给予绝地反击。这一点,万科和龙湖都做到了,很坚决。

10月26日,万科的境外美元债突发大跳水,累计跌幅超过30%;11月3日,万科股价一度跌至11.07元/股,创下近8年来新低。深圳国资及时出手,称会用一切可能的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帮助万科积极应对,表示将拿出百亿元承接万科在深圳的部分城市更新项目等,事态才逐步平息。

而在去年8月,龙湖则被传大量商票逾期后,股价创下近3年以来新低,单日蒸发一度超200亿港元市值。龙湖老板吴亚军亲自坐镇召开投资者电话会,在7天内采取发行新股、获得俱乐部银团贷等一系列措施,进行了硬核回击。

从表面上看,它们的行动,不论是它救还是自救,看似只是在为自己而战,但如果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看,它们的胜利,它们的冲锋陷阵,无形中拉了大家一把。

如今的中国地产行业,犹如存在着平行时空。

一方面,供需两端的优化政策陆续加码,融资“三支箭”、认房不认贷、降首付降利率等,在供需两端,为行业复苏垫下了基调;另一方面,房企销售、融资“两条腿”,却没有整体迈开,很少能实现自救。

在这个胶着的过程中,一些“看空者”、“做空者”、“唱空者”、“掏空者”不断涌现。针对此,中央正在行动,这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一环。

地产行业尤其拥护这样的表态,是因为房地产市场上的风声鹤唳,也并非一天两天了。

自2021年下半年,恒大拉开出险序幕之后,房企们便在舆论中逆水行舟,债务违约、评级下调、核数师集体辞退、财报延迟、退市危机……

从规模竞速时代中走过来的地产商,从高岸到低谷,一下子缓不过神来,大部分均不能在流言中独善其身,被负面舆论击中者,不在少数。

这期间,有一些外资对中国房企的美元债提出了担忧。表面上,外资是担忧债券到期无法兑付,实际上,是对国内房价持续下跌的信心不足,导致可能引发跌价自我强化的风险。当然,有的是故意传播流言,但更多是有机构在做空。

一幕幕股债双杀的情景,在中国地产资本市场上反复上演,随后金融机构“收伞”隔离风险,房企的违约敞口被撕大,多米诺骨牌不断被推倒。

风险的蔓延,从中小房企到大房企,除了部分国央企之外,从民营房企到混合所有制企业,几乎都有所波及。毫不夸张地说,整个行业的信心下降到了冰点。一批批地产人离职,不得不自发组建了“地产灵活就业群”,另谋出路。

如果房价出现大幅下跌,可能会导致很多家庭财富大幅缩水,甚至转为负值,引发断贷现象,这不仅会将风险传导至银行体系,还可能将寒气传递至各行各业,引发经济衰退风险。而"保交付、稳民生",也不仅仅是维护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实则是在打一场稳经济的硬仗。

疾风知劲草,让我们一起守护行业的灯塔,一起穿越周期。

相关标签:

进深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